字好书
大象吟

《大象吟》

时间: 2025-05-06 18:49:46

诗句

大象自中虚,中虚真不渝。

施为心事业,应对口功夫。

伎俩千般有,忧愁一点无。

人能知此理,胜读五车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9:46

原文展示:

大象自中虚,中虚真不渝。施为心事业,应对口功夫。伎俩千般有,忧愁一点无。人能知此理,胜读五车书。

白话文翻译:

大象因其内在的空虚而显得伟大,这种空虚是真实且不变的。将这种空虚转化为内心的追求和事业,用言语和行动去应对外界。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技巧和手段,但心中却毫无忧愁。如果人们能理解这个道理,那么读再多的书也比不上。

注释:

  • 大象:比喻伟大或高尚的事物。
  • 中虚:内在的空虚,这里指内心的纯净和无私。
  • 不渝:不变。
  • 施为:实施,行动。
  • 伎俩:技巧,手段。
  • 五车书:比喻大量的书籍,源自《庄子·天下》。

诗词背景:

作者邵雍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以哲理为主,强调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实践。这首诗《大象吟》反映了邵雍对内心修养的重视,认为内心的纯净和无私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基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大象”这一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内心修养的深刻理解。首句“大象自中虚”即指出伟大事物的本质在于其内在的空虚,这种空虚不是空洞无物,而是指内心的纯净和无私。接着,“中虚真不渝”强调这种内在的纯净是恒久不变的。后两句“施为心事业,应对口功夫”则将这种内在的修养转化为实际行动和言语的应对,体现了内外一致的原则。最后两句“伎俩千般有,忧愁一点无”则进一步强调,尽管有各种技巧和手段,但真正的内心修养是不受外界影响的,心中无忧无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对内心修养的深刻阐述。

诗词解析:

  • 首句“大象自中虚”:通过“大象”这一象征,引出内在的空虚,即内心的纯净和无私。
  • 次句“中虚真不渝”:强调这种内在的纯净是恒久不变的。
  • 第三句“施为心事业”:将内心的修养转化为实际行动,即内心的追求和事业。
  • 第四句“应对口功夫”:将内心的修养转化为言语的应对,体现了内外一致的原则。
  • 第五句“伎俩千般有”:指出尽管有各种技巧和手段,但真正的内心修养是不受外界影响的。
  • 第六句“忧愁一点无”:强调心中无忧无虑,体现了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大象”这一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纯净和无私。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施为心事业,应对口功夫”,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实践,认为内心的纯净和无私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基础。通过“大象”这一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内心修养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内外一致的原则和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意象分析:

  • 大象:象征伟大或高尚的事物,代表了内心的纯净和无私。
  • 中虚:象征内心的空虚,即内心的纯净和无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大象”象征什么? A. 伟大或高尚的事物 B. 内心的纯净和无私 C. 技巧和手段 D. 忧愁和烦恼

  2. 诗中的“中虚”指的是什么? A. 内心的空虚 B. 技巧和手段 C. 忧愁和烦恼 D. 外在的行动

  3. 诗中的“施为心事业”意味着什么? A. 将内心的修养转化为实际行动 B. 技巧和手段 C. 忧愁和烦恼 D. 外在的行动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邵雍的其他诗作,如《观物吟》、《观易吟》等,都体现了对内心修养的重视。

诗词对比:

  • 与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对比,王维的诗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和谐,而邵雍的诗则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实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集》:收录了邵雍的诗文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思想和创作风格。
  • 《宋诗选注》: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了选注,有助于深入理解宋代诗歌的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齐天乐九首 其三 齐天乐二首 其一 齐天乐五十首 其十 齐天乐(赠童瓮天兵後归杭) 齐天乐 忆梅集山中白云句 齐天乐 其一 人日竹仙招饮六缘馆,为消寒第九集 齐天乐 齐天乐 石窗丈以非洲红豆词索和 齐天乐 刘太守之任湖广宪副 齐天乐 江南秋爽,有怀闽广旧游,赋寄中山大学及集美学校老同学及诸友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字头的字 乚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腱鞘 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限令 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鳥字旁的字 烟消火灭 湛波 穴宝盖的字 包含沽的成语 秦庭之哭 盘涧 故作姿态 夏虫不可语寒 靡衣媮食 习惯自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