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宜阳城二首

《过宜阳城二首》

时间: 2025-05-04 03:22:10

诗句

当日宜阳号别都,奈何韩国特区区。

子房不得宣遗恨,博浪沙中中副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2:10

原文展示:

过宜阳城二首 邵雍 〔宋代〕

当日宜阳号别都,奈何韩国特区区。 子房不得宣遗恨,博浪沙中中副车。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昔日宜阳被称为别都,为何韩国如此渺小。子房无法宣泄遗恨,在博浪沙误中副车。

注释:

字词注释:

  • 宜阳:地名,古时为韩国的都城。
  • 别都:指宜阳虽非正都,但地位重要。
  • 韩国:战国时期的韩国。
  • 区区:渺小,不重要。
  • 子房:张良的字,张良是汉初的著名政治家和谋士。
  • 宣遗恨:表达未能实现的遗憾。
  • 博浪沙:地名,张良曾在此地策划刺杀秦始皇。
  • 中副车:指张良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时,误中秦始皇的副车而非秦始皇本人。

典故解析:

  • 博浪沙事件:张良为报国仇家恨,策划刺杀秦始皇,但误中副车,未能成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其诗多表现哲理和人生感悟。此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英雄未竟事业的遗憾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邵雍游历宜阳时,通过对宜阳历史地位的回忆和对张良刺秦未遂的叙述,抒发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宜阳历史地位的回顾和张良刺秦未遂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当日宜阳号别都,奈何韩国特区区”一句,既表达了对宜阳昔日辉煌的怀念,也暗含了对韩国衰落的惋惜。而“子房不得宣遗恨,博浪沙中中副车”则通过对张良刺秦未遂的叙述,抒发了对英雄未竟事业的遗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引发读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当日宜阳号别都”:回顾宜阳昔日的辉煌地位,虽非正都,但地位重要。
  • “奈何韩国特区区”:表达对韩国衰落的惋惜,认为韩国变得渺小不重要。
  • “子房不得宣遗恨”:张良无法表达未能实现的遗憾,暗指其刺秦未遂的遗憾。
  • “博浪沙中中副车”:具体叙述张良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时,误中副车而非秦始皇本人。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宜阳昔日的辉煌与韩国的衰落形成对比,增强表达效果。
  • 借代:用“子房”代指张良,用“博浪沙”代指刺秦事件。

主题思想:

  •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对英雄未竟事业的遗憾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宜阳:象征昔日的辉煌。
  • 韩国:象征衰落。
  • 子房:象征英雄。
  • 博浪沙:象征未竟的事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子房”是指谁? A. 张良 B. 韩信 C. 刘邦 D. 项羽

  2. “博浪沙中中副车”指的是什么事件? A. 张良刺杀秦始皇 B. 韩信刺杀刘邦 C. 刘邦刺杀项羽 D. 项羽刺杀刘邦

  3. 诗中“当日宜阳号别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宜阳的怀念 B. 对宜阳的厌恶 C. 对宜阳的无感 D. 对宜阳的恐惧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过秦论》:贾谊的作品,通过对秦朝兴衰的分析,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过秦论》与《过宜阳城二首》:两者都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但《过秦论》更侧重于对秦朝兴衰的分析,而《过宜阳城二首》则更侧重于对英雄未竟事业的遗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对宋代诗歌有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 《邵雍诗集》:收录了邵雍的诗歌作品,是研究邵雍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品令 最高楼(庆洪景卢内翰庆七十)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元日 浣溪沙 其二 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 江神子(和陈仁和韵) 水调歌头(送太守王秉) 满江红(和杨民瞻送祐之弟还侍浮梁) 谒金门(和陈提干) 鹧鸪天·趁得东风汗漫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腺的词语有哪些 知书知礼 甘點 土头土脑 反文旁的字 嘿然不语 宝盖头的字 画虎成狗 单耳刀的字 软替 言行若一 包含诀的词语有哪些 妙结尾的成语 驻辙 飞红 梅酱 隶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