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5:17
踏莎行 柳花
日薄春寒,燕飞如箭。
傍池柳眼剪成寸。
淡黄串串柳花繁,
柔条细织吴丝乱。
隐约遥山,晴阴一半。
浮溪不见桃花面。
游蜂尽日绕春忙,
微风不动花飘浅。
春日将尽,寒意渐浓,燕子飞翔如同箭矢般迅速。池边的柳树刚刚发芽,细细的柳条如同剪成的寸段。淡黄的柳花一串串地盛开,柔软的柳条编织成的丝线显得杂乱无章。远处的山影隐约可见,晴天与阴天交错着。浮溪边看不到桃花的面容。游蜂整天忙于采蜜,微风不动,花瓣轻轻飘落。
作者介绍:吴灏,现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自然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末,正值柳花盛开之时,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春日的眷恋与惜别。
这首《踏莎行 柳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诗人以“日薄春寒”开篇,直接引出春季的寒意,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描绘燕子飞翔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春日活动的生机。柳花与柳条的描写则通过“淡黄串串”和“柔条细织”展现出春天的柔美。这种细致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春的气息,也暗含了春天的短暂与易逝。
在情感上,诗人通过“隐约遥山”和“浮溪不见桃花面”的意象,表现了对春天的怀念与留恋。虽然周围一片繁花似锦,但桃花的缺席让人倍感惆怅,隐喻着对美好事物的失去。最后,“游蜂尽日绕春忙,微风不动花飘浅”则将春日的忙碌与静谧结合,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又活泼的春日氛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燕飞如箭”形象地表达了燕子的飞速;“柔条细织吴丝乱”则通过比喻将柳条与丝绸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诗词测试:
“日薄春寒”中的“薄”字意为:
A. 稠密
B. 渐弱
C. 明亮
D. 暗淡
诗中提到的“隐约遥山”是用来表达:
A. 春天的温暖
B. 自然的宁静
C. 远方的神秘
D. 动人的景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探讨其对春天与爱情的不同描写,李清照的词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而吴灏的诗则更多地关注自然景色与时光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