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5:30
作者: 释普济〔宋代〕
苗裔忽生崖石裂,不同松桧拂云长。
苍苍无一闲枝叶,子落丛林也有香。
突然间,幼苗在崖石的缝隙中生长出来,它们与在云间高耸的松树和柏树不同。
苍苍的山中没有一片闲散的枝叶,即使是落在丛林中的果实,也散发着香气。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感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与理解。
释普济,宋代高僧,擅长诗词,善于用诗描绘自然景色,传递佛理。他的诗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柏岩》创作于诗人游览自然时,感受到崖石间幼苗的生长和自然界的和谐美好,借以表达生命的坚韧与希望。
《柏岩》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蕴含着深刻的生命思考。全诗通过描绘生长在崖石间的幼苗,与高耸的松树和柏树形成对比,表现出自然界的独特生命力。诗的开头“苗裔忽生崖石裂”,生动地展现了幼苗在险峻环境中绽放的顽强精神,给人一种惊喜。同时,诗中“苍苍无一闲枝叶”的描写则传达出一种宁静和凝重,暗示着自然的严酷与生命的坚韧。
整首诗不仅捕捉了自然景象的美丽,也隐含着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尤其是结尾“子落丛林也有香”,更是表达了即使在艰难环境中,生命依然能够绽放出芬芳,象征着希望与重生。这种对生命的思考,与释普济身为高僧的身份相得益彰,赋予了诗歌更深层的哲理内涵。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生命的坚韧与希望,无论环境多么艰难,生命依然能够顽强生存并散发出芬芳。
诗中“苗裔忽生崖石裂”意指什么?
A. 幼苗在崖石间顽强生长
B. 幼苗在水中生长
C. 幼苗无处可生
“苍苍无一闲枝叶”传达了怎样的意境?
A. 自然的生机勃勃
B. 自然的宁静与严酷
C. 自然的繁华
诗中“子落丛林也有香”意在强调什么?
A. 果实掉落后无价值
B. 生命的芬芳与延续
C. 果实的沉重
答案: 1.A 2.B 3.B
对比释普济的《柏岩》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释普济更强调生命的顽强与希望,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