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3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32:00
《踏莎行(题草窗十拟后)》
作者:李彭老 〔宋代〕
紫曲迷香,绿窗梦月。
芳心如对春风说。
蛮笺象管写新声,
几番曾试琼壶觖。
庾信书愁,江淹赋别。
桃花红雨梨花雪。
周郎先自足风流,
何须更拟秦箫咽。
在紫色的曲调中沉醉于香气,绿窗外的月光如梦般清晰。
芳心似乎在对春风诉说着心事。
用细腻的纸张如管乐器般写下新声,
几次尝试过琼壶的酒杯。
庾信的书信中满是愁苦,江淹的赋中充满别离。
桃花在红雨中飘落,梨花在白雪中凋零。
周郎本身就风流倜傥,
何必再去拟写秦筝的哀怨。
李彭老,字子长,宋代词人,擅长写词,风格清丽婉约。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表达深刻的内心感受。
李彭老的《踏莎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表达了对爱情和人生的感慨。宋代是一个重视文人雅士情感表达的时代,诗人通过诗词抒发个人情感,与社会风气紧密相连。
《踏莎行》是一首充满音乐感和画面感的词作。开篇用“紫曲迷香,绿窗梦月”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场景,仿佛置身于春天的夜晚,香气四溢,月光如水,令人沉醉。这种自然的美与诗人的内心感受交融,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接下来的“芳心如对春风说”,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思绪。这种“对春风说”的意象,既有一种轻松的愉悦,也潜藏着思念与愁苦,令人深思。诗人通过“蛮笺象管写新声”表达了对创作的热情,以及不断尝试的执着,显示出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对新声的渴望。
而“庾信书愁,江淹赋别”则引入了历史典故,庾信与江淹都是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的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与离愁,恰好与诗人的心境相契合,形成了对比与呼应。
最后,诗人用“桃花红雨梨花雪”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离别之痛。结尾的“周郎先自足风流,何须更拟秦箫咽”则是对周郎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我风流倜傥的自信与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提到的“庾信”与“江淹”分别以什么著名?
a) 书信 & 赋
b) 诗 & 散文
c) 小说 & 戏剧
“紫曲迷香”中的“紫曲”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香料
b) 一种音乐
c) 一种颜色
诗中提到的“周郎”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曹操
b) 周瑜
c) 刘备
李彭老的《踏莎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慨,但李彭老更侧重音乐与自然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关注个人的内心情感与生活的细腻变化。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宋代词人对生活的不同感悟与表达方式。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李彭老的《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