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4:11
月映林塘澹,风含笑语凉。
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
携幼寻新的,扶衰坐野航。
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月光映照着宁静的林塘,微风中带着清爽的笑语。
俯身细看,绿意盎然,心中怜惜那份清净,我小立在一旁,陶醉于幽香之中。
牵着小孩寻觅新的东西,扶着年迈的长辈在野外休息。
时光延续,虽说久未停歇,但在这岁末之际,依然对流光感到惋惜。
本诗虽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岁晚惜流光”可解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符合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对人生短暂的忧思。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他以推行新法而著称,主张改革,注重民生,且在诗词上有着深厚造诣,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岁晚》写于年末,诗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与对美好时光的眷恋,反映出他在政治和生活中对于时间的思考。
《岁晚》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温情的诗作,王安石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岁末时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人生的感慨。诗开篇以“月映林塘澹”引入,描绘出一种清幽的意境,月光洒在林塘上,水面上泛起微波,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接着“风含笑语凉”,又增添了几分轻松与愉悦,似乎在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氛围,诗人不仅观察自然的美好,也流露出对这份清净的眷恋。在“携幼寻新的,扶衰坐野航”中,诗人描绘了家庭的温情,携带着孩子,扶持着年迈的亲人,展现了人间的情感与责任。最后一句“岁晚惜流光”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流逝时间的无奈与珍惜,让人感受到岁月的珍贵。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亲情的珍视,展现出王安石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温情。
诗中的“岁晚惜流光”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感慨
C. 无奈
D. 期待
“携幼寻新的”中的“幼”指的是?
A. 小动物
B. 小孩
C. 小花
D. 小树
诗歌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月光
B. 风
C. 生命的流逝
D. 以上皆是
王安石的《岁晚》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是描写自然与人生的诗作,但前者更侧重对家庭与时间的感慨,而后者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