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0:0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03:17
忆得少年长乞巧,竹竿头上愿丝多。
回想起少年时,常常盼望七夕这个节日,竹竿顶上挂着的愿望丝线多得让人心生向往。
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这个节日被认为是中国的情人节,象征着爱情与团圆。诗中提到的“竹竿”和“愿丝”,正是七夕节习俗的体现,反映了古人对爱情和巧手的渴望。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内容涉及社会、人生、爱情等多个方面,特别擅长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七夕》创作于白居易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年轻时光的追忆,对爱情的向往与珍视。七夕节的习俗让人感受到浓厚的爱意和团圆的期待,诗人在此时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对往昔的怀念。
这首《七夕》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情感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渴望。开头的“忆得少年长乞巧”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柔的回忆,仿佛带领读者回到了那段单纯的岁月。诗中“竹竿头上愿丝多”则生动地描绘了七夕节的习俗,竹竿和丝线象征着对爱情的期待与祝福。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甜美的情感交织,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白居易以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平凡生活中的深刻情感,令人感慨不已。
整首诗以七夕为背景,通过对少年时光的追忆,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愿望的寄托,体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细腻感悟与对爱情的深切思考。
七夕节的传说主要围绕哪两个角色?
“乞巧”在诗中主要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愿丝”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