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9:44
《小雅·六月》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
四牡骙骙,载是常服。
玁狁孔炽,我是用急。
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
维此六月,既成我服。
我服既成,于三十里。
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
薄伐玁狁,以奏肤公。
有严有翼,共武之服。
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
侵镐及方,至于泾阳。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
四牡既佶,既佶且闲。
薄伐玁狁,至于大原。
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
来归自镐,我行永久。
饮御诸友,炰鳖脍鲤。
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在六月,军队的车马已经整备好,四匹骏马奔驰着,车上装载的是常见的武装服饰。面对强敌玁狁的紧逼,我心中十分焦急。国君出征,是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危。虽然物象四周都是黑马,闲散的似乎不在意,但在这个六月,我的战袍已经准备好。我的战袍一旦准备就绪,便能行军三十里。国君出征,以辅佐天子。四匹马儿修长宽广,气势雄伟。轻装出征,打败玁狁,奏凯回朝。军队严整,铠甲光鲜,准备共同作战。共同的武装,以保卫国家。玁狁并非善类,居心险恶,侵扰镐京及周边,直至泾阳。织就华丽的鸟纹,白色的旗帜在风中飘扬。十乘战车,作为先锋出征。军车安稳,像是缓缓驶动的车辙。四匹马儿轻盈而又闲适,轻装出征,直至大原平原。文武双全的吉甫,成为万邦的法则。吉甫喜悦,受到了诸多的福祉。回归自镐京,我将长久行走。与皇亲国戚一起饮酒作乐,享用鳖肉和鲤鱼。问,谁在此地?张仲是我的朋友。
《小雅·六月》为《诗经》中的一篇,作者为佚名,属于先秦时期的作品。《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了丰富的社会生活、政治活动、伦理道德及自然景观等内容。
这首诗歌反映了古代战争的场景,强调了国君出征的重大意义,士兵们的勇气,以及对胜利的渴望。在先秦时期,战争频繁,国家安全是统治者的重要任务,诗中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斗的严肃态度。
《小雅·六月》是一首充满气势的战争诗,描绘了古代王朝出征时的壮丽场景。诗中通过对军队装备整齐、马匹奔腾的描写,展现了出征的决心和士兵们的英勇。诗的开头“六月栖栖,戎车既饬”便引领读者进入这个热烈的气氛,给人以直观的视觉冲击。
其次,诗中反复出现的“玁狁”一词,暗示了敌人的强大与对国家安全的威胁,这种紧迫感贯穿全诗,增强了作品的戏剧性。同时,诗中的“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体现了国君的责任与担当,强调出征不仅是军事行动,更是对国家的忠诚。
此外,诗中还体现了士兵们的团结与信念,“共武之服,以定王国”,展现了共同保卫国家的决心。最后,结尾处的“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不仅表现了胜利后的欢庆,更加深了对友谊与团结的赞美,给人以希望和归属感。
整首诗歌表达了出征保家卫国的决心,描绘了士兵们的英勇斗志和对胜利的渴望,强调了团结与友谊的重要性,传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诗中的意象不仅表现了古战场的景象,还反映了士兵们的忠诚、勇气和国家的利益。通过这些意象,表现了古代社会对战争的严肃态度和对胜利的渴望。
《小雅·六月》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
“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中的“匡”意为:
诗中提到的“玁狁”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