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1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1:37
咏松
作者: 李訦 〔宋代〕
半依岩岫倚云端,
独立亭亭耐岁寒。
一事颇为清节累,
秦时曾作大夫官。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松树的形象:它半依靠在山石上,傲然挺立于云端,能够独自承受严寒的侵袭。松树的一生中有一件事与高洁的品德有关,那就是它曾在秦朝担任过大夫的官职。
秦时曾作大夫官:提到的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虽然时间短暂,但政治风气严酷。诗人的暗示是,尽管松树经历了官场的浑浊,却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德。
作者介绍:李訦,字仲明,号子昂,生于宋代,擅长诗文,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歌往往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理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面对自然时的感悟,借松树的形象表达自己对高洁品德的向往与追求。
李訦的《咏松》以松树为主线,表现了诗人对松树傲然挺立、历经寒冬的赞美。松树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依然生机勃勃,象征着坚韧与高洁的品德。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松树的外在形态,采用了“倚云端”的意象,展现了松树的高度与孤独,隐喻诗人对理想、品德的追求。后两句则通过提及“清节”和“秦时曾作大夫官”,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清廉的渴望与对松树坚贞品格的赞美。整首诗情理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性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强调高洁品德的重要性,愚弄官场的腐败现象,以及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松树象征着什么?
“耐岁寒”中的“寒”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