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四月二十五日

《四月二十五日》

时间: 2025-05-03 19:56:13

诗句

伤心今日是何日?

忍死遗民泪眼枯。

从此中原虚正朔,遂令骄虏擅皇都。

魂依凤辇排阊阖,血洒龙髯泣鼎湖。

二百年来仇末复,普天犹自奉胡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56:13

原文展示:

伤心今日是何日?忍死遗民泪眼枯。从此中原虚正朔,遂令骄虏擅皇都。魂依凤辇排阊阖,血洒龙髯泣鼎湖。二百年来仇末复,普天犹自奉胡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沦陷的深切悲痛和对遗民的同情。诗中,“伤心今日是何日?”开篇即问,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日子的极度悲伤。“忍死遗民泪眼枯”描绘了遗民们忍受着死亡般的痛苦,泪水已经干涸。“从此中原虚正朔,遂令骄虏擅皇都”说明了中原地区失去了正统的统治,使得外敌得以占领首都。“魂依凤辇排阊阖,血洒龙髯泣鼎湖”用象征手法描绘了皇室的悲惨命运。最后两句“二百年来仇末复,普天犹自奉胡雏”则表达了诗人对复仇的渴望和对现状的不满。

注释:

  • 忍死遗民:指在战乱中幸存下来的人民,忍受着极大的痛苦。
  • 虚正朔:指正统的统治地位空缺。
  • 骄虏:指傲慢的外敌。
  • 凤辇:皇帝的车驾,这里指皇室。
  • 阊阖:天门,这里指皇宫。
  • 龙髯:龙的胡须,这里指皇室的象征。
  • 鼎湖:传说中黄帝乘龙升天的地方,这里指皇室的悲惨结局。
  • 胡雏:指外族的年轻一代。

诗词背景:

柳亚子是近代著名的诗人和革命家,他的诗歌多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复兴的渴望。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国家动荡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沦陷和民族苦难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沉痛的笔调,描绘了国家沦陷后的悲惨景象。诗人通过对遗民的同情和对皇室命运的象征性描绘,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和对复仇的强烈愿望。诗中的意象丰富,如“凤辇”、“龙髯”等,都富有象征意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 首句“伤心今日是何日?”以问句形式开篇,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忍死遗民泪眼枯”通过“忍死”和“泪眼枯”两个动作,形象地描绘了遗民的悲惨境遇。
  • “从此中原虚正朔,遂令骄虏擅皇都”说明了国家正统的丧失和外敌的占领。
  • “魂依凤辇排阊阖,血洒龙髯泣鼎湖”用象征手法,描绘了皇室的悲惨命运。
  • 最后两句“二百年来仇末复,普天犹自奉胡雏”表达了诗人对复仇的渴望和对现状的不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凤辇”、“龙髯”等,都是比喻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象征意义。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魂依凤辇排阊阖,血洒龙髯泣鼎湖”,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对遗民的同情,以及对复仇和民族复兴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凤辇:象征皇室和国家的尊严。
  • 龙髯:象征皇室的权威和悲惨命运。
  • 鼎湖:象征皇室的悲惨结局和民族的苦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忍死遗民泪眼枯”描绘了什么情景? A. 遗民的欢乐 B. 遗民的悲惨境遇 C. 遗民的愤怒 D. 遗民的希望

  2. “从此中原虚正朔”中的“虚正朔”指的是什么? A. 正统的统治地位空缺 B. 正统的统治地位稳固 C. 正统的统治地位繁荣 D. 正统的统治地位衰落

  3. 诗中“魂依凤辇排阊阖”中的“凤辇”象征什么? A. 皇室的尊严 B. 皇室的衰落 C. 皇室的繁荣 D. 皇室的希望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推荐阅读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沦陷的悲痛。

诗词对比:

  • 可以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柳亚子诗选》
  • 《中国近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抛球乐·尽日登高白玉杯 抛球乐 抛球乐 抛球乐 抛球乐·细开根基妙道 抛球乐二首 其一 抛球乐 抛球乐 中秋荔湾待月 抛球乐 赠岳悟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渡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胎的词语有哪些 倒八字的字 掠影浮光 相板 益上损下 走之旁的字 雄师百万 襟义 四字头的字 名流巨子 返照回光 幺字旁的字 沦谢 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温良恭俭 李义山诗集 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