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0:5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0:54:20
拂晓披衣早。过中秋月华犹晦,雨丝凉袅。菡萏池边红正盛,昨夜西风尽扫。听柳外数声啼鸟。佳景堪怜留不住,送商音似说严霜到。人世病,更难疗。阴晴万变都看饱。奈无端此身偏困,几重城堡。天地生成麋鹿性,终恋长林丰草。空自羡子陵高蹈。今日未知明日事,揽云烟化作新诗料。归面壁,一灯照。
拂晓时分,我早早披上衣服。中秋的月光依然朦胧,细雨轻轻飘洒。池边的荷花正红艳盛开,昨夜的西风已经把它们的残片吹散。我听到柳外几声鸟鸣。美丽的景色令人怜惜,却无法长久留住,送来的音乐似乎在诉说着严霜的到来。人世间的疾病,愈发难以医治。阴晴不定的天气,我都已经看透。然而,我却无缘无故地被困在几重城堡中。天地间,麋鹿的性情是天生的,它们终究会恋上丰盛的草地。我空自羡慕子陵的高洁洒脱。今天尚未知明天的事情,我将云烟揽入怀中,化作新的诗句。回到墙面前,只有一盏灯光照亮。
刘梦芙,现代诗人,作品常涉及自然、人生哲理与情感的探索。她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常常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深刻的哲理。
《金缕曲》写于一个清晨,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瞬间的追忆。此时正值中秋,象征团圆与思念,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金缕曲》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引人入胜。开篇的“拂晓披衣早”,展现了诗人早起的状态,仿佛在等待一些东西的到来。接着,诗中描写的“中秋月华犹晦,雨丝凉袅”,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境界,暗示着生活的不确定性。菡萏池边的“红正盛”则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但随即“昨夜西风尽扫”却带出了一丝忧伤,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易逝。
在描绘完自然景色后,诗人转向内心的独白,提到“佳景堪怜留不住”,这让人感受到对美好时光的无奈和惋惜。随着“人世病”的提及,诗人引出了对人生苦难的思考,表明生活中的种种烦恼难以愈合,给人以深深的共鸣。最后,诗人以“归面壁,一灯照”结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反思,似乎在寻找一种精神寄托。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的交融。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瞬间的易逝,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对美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同时,诗人在面对生活的困扰时,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我超越。
诗中提到的“菡萏”指什么?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人世病”主要指?
诗末“归面壁,一灯照”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