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0:38
金缕曲
作者: 金兆蕃 〔清代〕
我倦津梁矣。猛无端蜂惊蝶扰,残英飞坠。湖上铜犀眠不醒,荆棘年时还未。似解道笑侬憔悴。如絮筛云萍舞浪,尽飘流岂是先人意。空老大,我滋愧。析津亦是前游地。忍重尝江豚海鲒,儿时风味。一昔元都花落后,愁绪万丝难理。叹眼底无多红紫。渔畏风波耕水旱,作寻常鸡鹜成何事。歌未竟,掷杯起。
我在渡口感到疲倦。突然间,蜜蜂和蝴蝶扰动了我的思绪,残花飞落,湖面上铜色的犀牛似乎还在沉睡,荆棘丛生的地方又何时才能得到修整?似乎能理解你在笑我憔悴的样子。像浮萍在浪潮中飘荡,尽管我漂泊不定,却似乎并非前人的意愿。空耗年华,我对此感到羞愧。析津(今天津)也是我曾游玩的地方。忍不住再次品尝江豚和海鲒的味道,那是儿时的记忆。曾经元都(北京)花落之后,愁绪万千难以理清。叹息眼前已没有多少红紫的花朵。渔夫害怕风浪,辛勤耕作,面对水旱,普通的鸡鹜又有什么意义呢?歌声未尽,我便掷杯而起。
作者介绍
金兆蕃(约1620-1690),字宗瑛,号思庵,晚号清溪居士,清代诗人,擅长词、诗,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尤其在词作上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金兆蕃生活在清朝初期,经过了明末的动乱与清初的动荡,社会变迁使他的作品常带有感伤与怀旧的色彩。此词表现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金缕曲》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词作,诗人在词中表达了对生活的疲惫与对往昔的追忆。开头的“我倦津梁矣”即是诗人对现实的无奈,疲倦的情绪贯穿整首词。诗中提到的“蜂惊蝶扰”象征着生活中的烦扰与不安,而“残英飞坠”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青春的消逝。湖上的“铜犀”沉睡不醒,代表着诗人对安宁与平静的渴望,却又被荆棘丛生的现实所困扰。
整首词情感深邃,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抗拒。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抒情,使得整首词在感情上引人共鸣,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结尾处的“歌未竟,掷杯起”则是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反叛,虽未完成的歌声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心事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诗人对生活的疲惫感、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人生的短暂与美好事物的消逝,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金缕曲》的作者是?
诗中“蜂惊蝶扰”表示什么?
诗中提到的“析津”是指哪个地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金兆蕃的《金缕曲》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均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金兆蕃的词更突出对生活烦扰的感受,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二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深刻的生活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