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5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51:55
莎草离离碧树闲,只疑曾是子陵滩。
槿花篱落虫声碎,芦叶汀洲雁阵寒。
江上浪平潮正熟,渡头人去月初残。
夜深不管蛟龙睡,独对西风把钓竿。
在离离的莎草丛中,碧绿的树木显得悠闲,只疑这里曾是子陵的滩涂。槿花围绕着篱笆,虫鸣声随风飘散,芦苇与小洲上,寒雁排成阵列。江面上波浪平静,潮水正适宜,渡口的人已经离去,月光初升,渐渐消逝。夜深时无视蛟龙的安睡,独自面对西风,手握钓竿。
陈允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主要以山水田园诗为主,作品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该诗写于秋天,诗人独自一人在江边钓鱼,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首联“莎草离离碧树闲”,描绘了一个清幽的江边环境,莎草与碧树的搭配,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氛围,似乎时间在此处停止。接下来的“槿花篱落虫声碎”,则进一步强化了诗的宁静感,虫声与花香交织,给人一种安静的乡村生活的感觉。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江上浪平潮正熟”这一句,表现出江水的平静与潮水的适宜,暗示着钓鱼的好时机。然而,“渡头人去月初残”一句,则带来一丝孤独感,渡口已无他人,月光也渐渐消失,仿佛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落寞。
最后两句“夜深不管蛟龙睡,独对西风把钓竿”,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执着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虽然周围是安静的夜晚,诗人却不在乎外界的喧嚣,独自面对西风,专注于钓鱼,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
整首诗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宁静环境中独自沉思的心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和追求。
诗中提到的“子陵”是谁?
“江上浪平潮正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景?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江雪》与《过姚秋江钓矶》,两者均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江雪》更为孤独冷清,而《过姚秋江钓矶》则更显宁静与和谐,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