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8:17
恭送昙阳大师六首
作者: 屠隆 〔明代〕
西池南岳坐相邀,
仿佛烟中白玉桥。
手炙鹅笙踏云路,
灵音一半入琼箫。
西池和南岳的高士相互邀请,
仿佛在烟雾中有一座白玉桥。
手中炙烤着鹅笙,踏着云路而行,
灵动的音符一部分流入了琼箫。
屠隆(公元1532年—1606年),明代诗人、书法家,擅长律诗和词作。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融入道教思想,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
本诗作于屠隆送别昙阳大师之际,表达了对其高洁品德和超凡脱俗生活的钦佩与送行之情。
这首诗将自然景色与音乐意象相结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开头两句通过西池和南岳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如梦似幻的环境,给人以宁静之感。接着的两句则通过乐器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悠扬的音乐氛围,仿佛在呼应自然的灵动。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意境上形成鲜明的对照,既有形象的自然景色,又有音乐的灵动,情感深邃而真挚。屠隆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了对昙阳大师的深切怀念和高尚情操的赞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与音乐的结合,表达了对昙阳大师的敬仰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西池南岳”中“南岳”指的是哪个山?
诗中“白玉桥”象征什么?
“踏云路”的含义是?
屠隆与王维的诗歌都常常将自然与音乐结合,但屠隆的作品更多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关注,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