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绮疏遗恨》之针

《《绮疏遗恨》之针》

时间: 2025-04-27 16:54:19

诗句

乞巧楼前乞巧时,金针玉指弄春丝;牛郎织女年年会,可惜容颜永别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54:19

原文展示:

乞巧楼前乞巧时,
金针玉指弄春丝。
牛郎织女年年会,
可惜容颜永别离。

白话文翻译:

在乞巧楼前乞求巧手的时节,
用金针和玉指编织春天的丝线。
牛郎和织女每年都能相会,
可惜的是,他们的容颜却永远无法再见。

注释:

  • 乞巧:古代女子在七夕节向织女祈求巧艺的习俗。
  • 金针玉指:形容技艺高超的手指,暗示编织的精细和美丽。
  • 牛郎织女:来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代表着长久的爱情。
  • 永别离:意味着永久的离别,表达了对爱情的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他以才华横溢、风流倜傥而著称,诗风清新俊逸,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生活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可能是在七夕节前后写的,表达了对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感伤。

诗歌鉴赏:

《绮疏遗恨》之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传统文化中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诗中通过“乞巧”这一民俗活动引入,展现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诗的开头提到“乞巧楼”,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场景,象征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金针玉指”不仅展现了织女的巧手,也象征着爱情的珍贵与脆弱。接着,诗人提到牛郎织女年年会面,暗示着他们的爱情虽然坚固,但却面临着时间的考验和生离死别的无奈,最终以“可惜容颜永别离”作结,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深深遗憾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传统爱情故事的引述,也融入了个人的感慨与思考,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爱情时的复杂情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乞巧楼前乞巧时:描绘了乞巧节的场景,是求巧手的时刻,暗示了对美好爱情和技艺的渴望。
  2. 金针玉指弄春丝:象征着编织爱情的细腻与美好,金针玉指暗示着高超的技艺和珍贵的情感。
  3. 牛郎织女年年会:提到了牛郎织女的神话,强调了他们每年相会的美好。
  4. 可惜容颜永别离:表达了对离别的遗憾,突显了爱情在时间面前的脆弱。

修辞手法

  • 比喻:金针玉指比喻织女的技艺与爱情的美好。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的结构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牛郎织女象征着忠贞的爱情,揭示了人间对于爱情的向往与无奈。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探讨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奈,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及离别的深刻感慨。

意象分析:

  • 乞巧楼:象征着爱情的期盼与渴望。
  • 金针玉指:代表着爱情的珍贵与技巧,隐喻着对爱情的追求与努力。
  • 牛郎织女:象征着忠贞与相思的爱情,传达出深情与离别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乞巧楼前乞巧时,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七夕节
    • C. 春节
  2. “金针玉指”是形容什么?

    • A. 技艺高超
    • B. 美丽的容貌
    • C. 珍贵的物品
  3. 牛郎织女每年会面,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遗憾
    • C. 忧愁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长恨歌》白居易

诗词对比

  • 与《长恨歌》相比,《绮疏遗恨》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长恨歌》则展现了更为广泛的历史叙事和爱情悲剧。

参考资料:

  • 《唐寅诗文选》
  • 《明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满江红 其二十四 既庭见示小影用悔庵回韵赠之 满江红 仓江分韵送晏钤干词 满江红 岁晚有怀仲弘元帅 满江红 为大丞相史公寿 满江红 其一 次姜白石平韵寄怀 满江红 其一 满江红 锦山隐庐 满江红(贺赵县丞) 满江红·柬开周 满江红 渡扬子江感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敬的成语 玄字旁的字 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广字头的字 亡赖子 瑶缾 芗合 流血成渠 耂字旁的字 琥珀拾芥 己字旁的字 果出所料 犄角之势 鞍马劳神 垫脚石 玉字旁的字 迎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