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9:27
驰驱京国罨头尘,
褴褛衣衫垫角巾。
万点落花俱是恨,
满杯明月即忘贫。
香灯不起维摩疾,
樱笋难酬谷雨春。
镜里自看成老大,
戏儿棚上下场人。
在京城的尘埃中奔波劳累,
身穿褴褛衣衫,围着破布巾。
那万点落花皆是心中的怨恨,
只要满杯明月,便可忘却贫困。
香灯不燃,维摩的疾苦难以排遣,
樱笋的生长难以回报谷雨的春光。
在镜中自看已成了老者,
仿佛在戏台上上下场的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维摩”出自《维摩诘经》,维摩诘是一位智慧的居士,他的疾苦与追求智慧的矛盾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诗中提及他,暗示着诗人的内心挣扎。
作者介绍: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真挚,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寅晚年,时值其生活潦倒,身处困境。诗中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漫兴十首 其五》是唐寅对生活的一种深刻反思,诗歌通过描绘自己的处境,展现了对人生的无奈与思考。首句“驰驱京国罨头尘”,写出了生活的繁忙与尘世的纷扰,透出一种疲惫感。接下来的“褴褛衣衫垫角巾”,则将个人的贫困状况展现得淋漓尽致,表现了作者对物质生活的不满。
“万点落花俱是恨,满杯明月即忘贫”,这一句引人深思。落花象征着离愁与失落,而明月则代表着希望与美好,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似乎在说,只要心中有美好,便能暂时忘却生活的困苦。
后面几句则转而描绘内心的挣扎与无奈。“香灯不起维摩疾”,暗示着即使在困境中,智慧与思考也难以得到安宁;“樱笋难酬谷雨春”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现实的苍凉。
最后两句“镜里自看成老大,戏儿棚上下场人”,用自我反省的方式,加深了人生如戏的哲理。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唐寅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唐寅在困境中的思考,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展现了他内心的挣扎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驰驱京国罨头尘”中的“驰驱”意为:
A. 步行
B. 奔走
C. 停留
“万点落花俱是恨”中的“落花”象征:
A. 美好
B. 离愁
C. 富贵
诗中提到的“维摩”代表:
A. 富贵
B. 智慧与苦恼
C. 年轻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唐寅的《漫兴十首 其五》与李白的《将进酒》均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然而前者更多表现出个人的无奈与内心的挣扎,而后者则更强调豪情与纵情享乐的态度。唐寅的细腻感悟与李白的豪放洒脱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