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梁州令·各自寻思取

《梁州令·各自寻思取》

时间: 2025-05-04 02:13:10

诗句

各自寻思取。

更莫怨他人做。

如今剗地怕相逢,愁多正在相逢处。

人前不敢分明语。

暗里频回顾。

罗襟滴泪无数。

匆匆又是空归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3:10

原文展示:

《梁州令·各自寻思取》 作者: 晁端礼

各自寻思取。更莫怨他人做。
如今剗地怕相逢,愁多正在相逢处。
人前不敢分明语。暗里频回顾。
罗襟滴泪无数。匆匆又是空归去。

白话文翻译:

大家各自心中默默思索,
更不要埋怨他人所做的事情。
如今在这个地方相遇令人害怕,
愁苦多在相遇之处。
在人前不敢明言,只能暗中频频回望。
衣襟上泪水无数,匆匆又是空手回去。

注释:

  • 剗地:意为“在地面上”,引申为在相遇的地方。
  • 罗襟:指的是衣襟,形容因悲伤而流泪湿透的情景。
  • 空归去:形容无所收获而又匆忙离去的状态。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表达的情感和情境与古代文人对离愁别绪的感慨有相似之处,如李白的《月下独酌》或杜甫的《春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端礼,宋代词人,以抒情见长,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他的词作常常蕴含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一个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多有离愁别绪的时代,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反映了社会的普遍心理。

诗歌鉴赏:

《梁州令·各自寻思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伤,诗人以“各自寻思取”开篇,强调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在独自思索,暗示着一种无奈的隔阂。接下来的句子“更莫怨他人做”,则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反思,告诫自己无须将悲伤的根源归咎于他人。诗中反复出现的“相逢”与“暗里回顾”,展现了人与人之间那种微妙而复杂的情感纠葛,仿佛在提醒我们,许多愁苦都是在相遇中加深的。最后两句“罗襟滴泪无数,匆匆又是空归去”,更是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泪水浸湿衣襟,象征着对过往的无尽怀念和失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各自寻思取:每个人都在默默地思索自己的事情,暗含孤独感。
  2. 更莫怨他人做:劝诫自己和他人不要去怨恨别人,强调个人责任。
  3. 如今剗地怕相逢:相遇充满了恐惧,可能是因为过去的回忆或情感的纠葛。
  4. 愁多正在相逢处:愁苦往往在相遇的时刻被触发。
  5. 人前不敢分明语:在他人面前不敢直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6. 暗里频回顾:暗中不断回想,表现出对过往的依恋。
  7. 罗襟滴泪无数:衣襟上泪水淋漓,象征着深重的悲伤。
  8. 匆匆又是空归去:带着悲伤和遗憾匆忙离去,体现了失落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水比作衣襟的湿润,形象地表达情感的沉重。
  • 对仗:如“人前不敢分明语,暗里频回顾”,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孤独与失落,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追溯与对相遇的恐惧,传递出一种无奈与沉重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衣襟:象征感情的承载,泪水的滴落映射出内心的痛苦。
  • 相逢: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是欢聚也是愁苦的源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各自寻思取”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群体的欢乐
    • B. 个体的孤独
    • C. 社会的繁荣
    • D. 友谊的深厚
  2. “罗襟滴泪无数”中“罗襟”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名字
    • B. 一种花
    • C. 衣襟
    • D. 一种饮品

答案:1-B;2-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与晁端礼的《梁州令》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离愁别绪,但其语气更显柔婉和细腻。两者都通过个人情感反映出社会的复杂性,但情感表达的方式和角度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 湖上泛月 清平乐 清平乐 蛰堪吟兄南昌别后见忆次韵奉酬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 其二 四月朔日同人集悯忠寺看花 清平乐 题珠湄尘影图 清平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喜地欢天 热门 称心快意 菑畬 怜我怜卿 飞蝇垂珠 柴天改物 豆字旁的字 救焚投薪 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長字旁的字 饮饫 虫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神神鬼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