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蓦山溪·春来心事

《蓦山溪·春来心事》

时间: 2025-05-02 10:15:42

诗句

春来心事,分付千锺酒。

午醉梦还醒,两眉愁、才消又有。

天涯远梦,归路日中迷,楚云深,孤馆静,潇洒梨花手。

回文歌罢,幽恨新兼旧。

帘影卷斜阳,乱红飞、风摇暮柳。

独携此意,和泪上层楼,尽平芜,穷远目,认断千山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5:42

原文展示:

蓦山溪·春来心事
作者: 晁端礼 〔宋代〕

春来心事,分付千锺酒。
午醉梦还醒,两眉愁才消又有。
天涯远梦,归路日中迷,
楚云深,孤馆静,潇洒梨花手。
回文歌罢,幽恨新兼旧。
帘影卷斜阳,乱红飞风摇暮柳。
独携此意,和泪上层楼,
尽平芜,穷远目,认断千山首。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了,心中的忧愁只能借酒来倾诉。
午后醉酒醒来,眉头的愁苦刚刚消散,又再次涌现。
天涯遥远的梦想,归来的路在正午时分迷失;
楚地的云层深厚,孤独的馆舍静谧,手中随意摇曳的梨花。
吟唱完回文歌,幽深的怨恨又新又旧。
帘影随着斜阳卷起,纷乱的花瓣在风中飞舞,摇曳着暮柳。
独自携带这份情意,含着泪水登上高楼,
尽览平坦的芜杂,远望尽头,认得那千山的峰头。

注释:

  • 千锺酒:指很多酒,形容酒量或酒的丰富。
  • 午醉:指在午后的醉意。
  • 楚云:楚地的云,代表一种忧伤的情绪。
  • 潇洒梨花手:形容轻松而优雅的举动,梨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回文歌: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表达复杂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端礼,宋代诗人,字景初,号白云,出生于南宋,晚年隐居,作品风格多以抒情见长,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蓦山溪·春来心事》写于春天,诗人借春天的生机与自身的情感交织,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反映了他在孤独中对人生意义的探寻。

诗歌鉴赏:

《蓦山溪·春来心事》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抒情诗。诗中,春天的气息与内心的愁苦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作者通过“分付千锺酒”表现出对酒的依赖,借助酒来释放内心的苦闷,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生活的压力时的无奈。

午后醒来时,愁苦如影随形,正当眉头刚刚舒展,新的忧愁又接踵而至,表现出一种无尽的循环。天涯与归路的迷惘,描绘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诗中提到的“楚云深、孤馆静”,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

“潇洒梨花手”不仅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景,更是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这种洒脱的感觉与“幽恨新兼旧”形成鲜明对比,显现出诗人内心的纠结和复杂情感。

随着“帘影卷斜阳,乱红飞风摇暮柳”,诗的意境逐渐升华,夕阳下的景色与内心的情感交融,形成了一种深刻的反思。最后,诗人“独携此意,和泪上层楼”,在高楼眺望远方,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尽管前路茫茫,却依然愿意面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来心事,分付千锺酒。 - 春天来了,内心的烦恼只能借酒来倾诉,抒发内心的抑郁。
  2. 午醉梦还醒,两眉愁才消又有。 - 醉酒后醒来,愁苦刚刚消散,又有新的忧愁出现,展现出无尽的苦闷。
  3. 天涯远梦,归路日中迷, - 遥远的梦想与归家的路在正午的阳光下迷失,表达对未来的迷茫。
  4. 楚云深,孤馆静,潇洒梨花手。 - 深沉的楚地云层,孤寂的馆舍,手中轻盈的梨花,形成一种优雅却孤独的意象。
  5. 回文歌罢,幽恨新兼旧。 - 唱完回文歌,内心的怨恨又新又旧,情感复杂而纠结。
  6. 帘影卷斜阳,乱红飞风摇暮柳。 - 斜阳下的帘影,随风摇曳的红花与柳树,描绘出春天的美丽与惆怅。
  7. 独携此意,和泪上层楼, - 独自带着这种情感,含泪登上高楼,表现出一种孤独的坚持。
  8. 尽平芜,穷远目,认断千山首。 - 俯瞰平坦的田野,远望尽头,认得那遥远的千山,表达出对未来的期待与追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心的忧愁比作春天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情感。
  • 拟人:如“帘影卷斜阳”,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动作,增强画面感。
  • 对仗:在句子结构上形成对比,增强音乐感,如“幽恨新兼旧”。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探讨了在春天的美好背景下,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往事的怀念,又有对生活的无奈与迷茫。诗人以自然景物为依托,表达了对自由与孤独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生机与希望。
  2. :表达抒怀与孤独的情感。
  3. :代表忧愁与迷茫。
  4. 梨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洒脱。
  5. :象征柔弱与摇曳,增添情感的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千锺酒”象征什么? A. 酒的数量
    B. 心中的忧愁
    C. 春天的生机
    答案:B

  2. “楚云深,孤馆静”中的“楚云”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兴奋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潇洒梨花手”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绝望
    B. 淡然
    C. 忧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晁端礼《蓦山溪·春来心事》李清照《如梦令》: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春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但晁端礼的诗更加注重孤独感和复杂情感,而李清照则多了一份柔情和细腻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方干诗 题段太尉庙 送友人归夷门 漂母冢 倚棹 空城雀 送杨炼师却归贞浩岩 送顾云下第 宿彭蠡馆 钟陵见杨秀才(一题作见进士杨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凤毛济美 鱼传尺素 贵孽 孜孜不已 生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榱椽 不可一世 奋翅鼓翼 权重望崇 同字框的字 金字旁的字 履霜之戒 赤字旁的字 塌落 邪开头的成语 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