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百字碑

《百字碑》

时间: 2025-05-10 05:08:48

诗句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阴阳生返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08:48

原文展示

百字碑
作者:吕岩 〔唐代〕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阴阳生返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修炼内心、追求道理的态度。作者强调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我约束,遵循自然的本性,才能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诗中提到的“动静知宗祖”,表明了动静之间的辩证关系;而“真常须应物”则提醒我们面对事物时要保持清醒,不被表象迷惑。最后,诗人总结了自己的修行过程,表达了对长生与自由的向往。

注释

  1. 养气:培养气息、气质。
  2. 忘言:不再执着于语言,强调内心的宁静。
  3. :保持,守护。
  4. 降心:放下心里的执念。
  5. 无事:无所事事,寻求内心宁静。
  6. 性自住:本性自然安住。
  7. 气回丹自结:气息回归,丹药自然成形。
  8. 坎离:道教术语,象征阴阳的交融。
  9. 普化:普遍化,化解万物。
  10. 甘露:象征滋润,表示福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岩(约公元770年-842年),字希声,号青原子,唐代道士,著名的道教诗人,以其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诗作著称。吕岩的诗歌常常反映出道教思想,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创作背景
《百字碑》创作于唐代,道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许多文人都对道教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吕岩的诗歌常常以道教的哲学为基础,强调修身养性、追求长生的理想。

诗歌鉴赏

《百字碑》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诗,字数不多却意蕴深远。诗人在这首诗中探讨了修行与内心修养的重要性,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全诗围绕“气”与“性”的主题展开,强调修炼内心、降心静气的重要性,体现了一种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诗中提到的“无事更寻谁”意在表达一种无为而治的理念,强调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是多么的重要。

此外,诗中用到的“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图景,给人以超然的感觉,仿佛在提醒人们要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安宁。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展现了吕岩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深邃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养气忘言守:强调修炼气息、保持内心的宁静。
  2. 降心为不为:放下心中执念,做到无为而治。
  3. 动静知宗祖:理解动静之间的关系。
  4. 无事更寻谁:在无事中寻找内心的真实。
  5. 真常须应物:面对事物时保持清醒。
  6. 应物要不迷:对事物的认识不可迷惑。
  7. 不迷性自住:不被迷惑本性自然安住。
  8. 性住气自回:本性安住后,气息自然回归。
  9. 气回丹自结:气息回归后,修炼自然成功。
  10. 壶中配坎离:阴阳交融,达到和谐。
  11. 阴阳生返复:阴阳之间的变化与循环。
  12. 普化一声雷:道理普遍化的力量。
  13. 白云朝顶上:描绘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
  14. 甘露洒须弥:象征滋润与福泽。
  15. 自饮长生酒:追求长生的理想与愿望。
  16. 逍遥谁得知:在逍遥中,难以被他人理解。
  17. 坐听无弦曲:静坐聆听自然的声音。
  18. 明通造化机:理解自然的规律。
  19. 都来二十句:总结自己的修行。
  20. 端的上天梯:暗示修行的最终目标。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例如,“阴阳生返复”通过阴阳的对立与统一,展现了事物的辩证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通过修炼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生命的力量与活力。
  2. :道教中象征长生的药物。
  3. 阴阳:道教哲学的核心,象征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
  4. 甘露:象征滋润和福泽的自然之物。
  5. 白云:象征自由与宁静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养气”是什么意思?
    A. 培养气质
    B. 养生之道
    C. 修炼内心
    D. 以上皆是
    答案:D

  2. “无事更寻谁”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寻找他人
    B. 寻找内心的安宁
    C. 寻找财富
    D. 无所事事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甘露”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水源
    B. 自然的滋润与福泽
    C. 知识的传承
    D. 道德的规范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与内心的宁静。
  • 李白《将进酒》:探讨了生命、自由与逍遥的主题。

诗词对比
比较吕岩的《百字碑》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强调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但吕岩更侧重于道教哲学的修炼,而王维则更偏向于抒发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生活的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道教与唐诗》
  • 《吕岩诗集注释》
  • 《唐代诗人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与解读,希望能更好地理解吕岩的《百字碑》,以及其在唐代诗歌中的独特地位。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市暮归 杂兴 车中作 书寓舍壁 送李德远寺丞奉祠归临川 辛丑正月三日雪 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 北窗 久病 堂中以大盆渍白莲花石菖蒲翛然无复暑意睡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负的词语有哪些 子房 羊绒 韦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言字旁的字 碍难遵命 舌字旁的字 一钱太守 瑰大 人字头的字 旋背 开疆拓境 卓荦不羁 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发皇张大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九霄云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