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5:0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08:48
百字碑
作者:吕岩 〔唐代〕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阴阳生返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这首诗表达了修炼内心、追求道理的态度。作者强调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我约束,遵循自然的本性,才能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诗中提到的“动静知宗祖”,表明了动静之间的辩证关系;而“真常须应物”则提醒我们面对事物时要保持清醒,不被表象迷惑。最后,诗人总结了自己的修行过程,表达了对长生与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吕岩(约公元770年-842年),字希声,号青原子,唐代道士,著名的道教诗人,以其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诗作著称。吕岩的诗歌常常反映出道教思想,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创作背景
《百字碑》创作于唐代,道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许多文人都对道教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吕岩的诗歌常常以道教的哲学为基础,强调修身养性、追求长生的理想。
《百字碑》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诗,字数不多却意蕴深远。诗人在这首诗中探讨了修行与内心修养的重要性,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全诗围绕“气”与“性”的主题展开,强调修炼内心、降心静气的重要性,体现了一种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诗中提到的“无事更寻谁”意在表达一种无为而治的理念,强调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是多么的重要。
此外,诗中用到的“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图景,给人以超然的感觉,仿佛在提醒人们要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安宁。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展现了吕岩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深邃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例如,“阴阳生返复”通过阴阳的对立与统一,展现了事物的辩证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通过修炼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养气”是什么意思?
A. 培养气质
B. 养生之道
C. 修炼内心
D. 以上皆是
答案:D
“无事更寻谁”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寻找他人
B. 寻找内心的安宁
C. 寻找财富
D. 无所事事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甘露”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水源
B. 自然的滋润与福泽
C. 知识的传承
D. 道德的规范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吕岩的《百字碑》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强调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但吕岩更侧重于道教哲学的修炼,而王维则更偏向于抒发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生活的哲思。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分析与解读,希望能更好地理解吕岩的《百字碑》,以及其在唐代诗歌中的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