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贺新郎

《贺新郎》

时间: 2025-04-26 07:13:03

诗句

旧俗传荆楚。

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

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騃女。

耳不听、湖边鼍鼓。

独炷炉香薰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

时展卷,诵骚语。

新愁不障西山雨。

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

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

漾不到、潇湘江渚。

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

君有语,但分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03

原文展示:

贺新郎
作者: 许及之 [宋代]

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
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騃女。
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薰衣润,
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新愁不障西山雨。问楼头登临倦客,
有谁怀古。回首独醒人何在,
空把清尊酹与。漾不到潇湘江渚。
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
君有语,但分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旧日的习俗在荆楚地区流传。正值夏天,江城的梅花和水草繁茂,正是重阳节的时节。
门前挂着艾草和符咒,这些与愚蠢的孩子有什么关系呢?
我耳边听不到湖边的鼍鼓声。独自点燃香炉,香气熏染了衣物,对着潇潇的翠竹,热浪似乎被忘却。
此时我展开书卷,吟诵着《离骚》的诗句。新的忧愁并没有阻挡我欣赏西山的雨景。
问那楼头的倦客,谁还在怀念古人?
回头看,清醒的人又在哪里?我只能空自举杯,向着虚空洒酒。
无法漂泊到潇湘的江边。我又打算去湖南,已经安排好去吊唁屈原,嘲笑渔父。
你有什么话要说,请告诉我。

注释:

  • 荆楚:古代地名,今湖北、湖南一带。
  • 重午: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艾钗符:指用艾草和符咒驱邪保平安。
  • 鼍鼓:指湖边的蛙声和打鼓的声音。
  • 潇湘:指潇湘地区,屈原的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及之,宋代词人,以精致的词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古代文化的追思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之时,诗人在此背景下反思传统与现实的关系,表达对古代文化的追怀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贺新郎》以典雅的词句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夏日的江城画卷,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古代文化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反思。开篇提到的“旧俗传荆楚”引入了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描绘了在重阳节时节,江城梅花盛开的生动景象。接着,通过对艾草和符咒的描写,表达了对于传统习俗的尊重与反思。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耳不听湖边鼍鼓”和“独炷炉香薰衣润”展现了内心的宁静。尽管外在的热浪似乎席卷而来,诗人却能在翠竹的陪伴下忘却酷暑,独自品味生活的雅趣。接下来的“新愁不障西山雨”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忧愁与自然景色的和谐共存,展现了他对新愁的淡然态度。

最后,词人通过对“独醒人”的追问,反映出对生活的迷惘与对古人情怀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整首词在优雅的意象中流露出深深的怀古之情,同时也对现实生活提出了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江城盛夏的景象,传统习俗的传承。
    • 第二联:艾草与符咒的描写,表现对传统的尊重。
    • 第三联:耳边的鼍声与独自的宁静形成对比。
    • 第四联:在竹林中忘却炎热,展现内心的平和。
    • 第五联:吟诵古诗,忧愁与自然的共存。
    • 第六联:对古人的怀念与现实的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将新愁比作雨,形象地传达出愁绪。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该词通过对传统习俗的回顾、对自然的感悟及对古人情怀的追思,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雅,代表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向往。
  • 翠竹:象征着宁静与和谐,反映了诗人在自然中找到的内心安宁。
  • 潇湘江:代表着诗人的文化归属感与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贺新郎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许及之
    • C. 苏轼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耳不听湖边鼍鼓”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宁静
    • C. 激动
    • D. 伤感
  3. 诗人对古人的怀念体现在哪一句中?

    • A. 新愁不障西山雨
    • B. 有谁怀古
    • C. 漾不到潇湘江渚
    • D. 空把清尊酹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江城子》苏轼

诗词对比:

  • 许及之《贺新郎》与苏轼《江城子》都表现了对古代文化的追忆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共通之处,但许及之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而苏轼则更为豪放与壮阔。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摸鱼儿 摸鱼儿 摸鱼儿 别吴大 摸鱼儿(邵清溪赋,效颦谩作) 摸鱼儿 摸鱼儿 仲虞星巢招饮珠江,未赴,填此解嘲 摸鱼儿 秋感 摸鱼儿·题刘份士漱碧山庄填词第二图,用原韵 摸鱼儿 留别,用苏辛体 摸鱼儿 重九后一日同梧门芗泉过极乐寺访菊迟袁兰村不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披裘带索 幾字旁的字 覆海 故作镇静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市招 灵翼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小字头的字 一手遮天 示字旁的字 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弃逆归顺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口字旁的字 言笑晏晏 捬膺 开山鼻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