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3:37
黄华峪十绝句 其五
作者:元好问
玉立千峰画不如,
天公自有范宽图。
闾山要著黄华老,
千尺珠帘得似无。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与独特的理解。诗中提到,山峰的挺拔之美难以用画来描绘,唯有上天才能画出这样宽广的图景。尤其是在黄华老山的风景中,仿佛千尺高的珠帘在风中飘动,似有似无,给人一种虚幻的美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范宽是北宋著名的山水画家,其作品《溪山行旅图》以雄伟的山川著称,诗中提到他意在强调自然风光的无与伦比。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德舆,号子青,金代诗人、词人,擅长诗词及散文。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黄华峪十绝句》是元好问在游历黄华峪时的即兴创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艺术的思考。创作时,正值金朝末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壮美山川,寄托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黄华峪十绝句 其五》是元好问在黄华峪所作的一首绝句,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自然的细致观察。诗的开头“玉立千峰画不如”,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自然之美的独特与无可替代。诗人在这里强调了自然景观的真实与画作的局限,表现了对自然的崇高敬意。
接着,诗中提到“天公自有范宽图”,通过提及范宽,这不仅提升了诗句的文化内涵,也让人联想到大自然的壮美。自然的宽广和变化无常,似乎要优于任何艺术创作。再到“闾山要著黄华老”,诗人用“要著”一词,表达了对黄华老山的赞美,暗示这座山在他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最后一句“千尺珠帘得似无”则呈现出一种虚幻的美感,仿佛在描述山间的云雾,既具体又模糊。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宏伟与诗人的情感,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强调自然的伟大与艺术的局限,传达出对理想化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哪个著名画家?
诗的主题是什么?
“千尺珠帘得似无”中的“珠帘”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