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5:45
浣溪沙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二月和风到碧城,
万条千缕绿相迎。
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
歌楼妍曲借枝名。
晚秋霜霰莫无情。
二月的和风吹到了碧城,
成千上万的绿意迎接着春天。
清明节后的烟雨中,春意盎然。
化妆镜前,巧妙的眉妆似乎偷得了树叶的颜色,
歌楼中美妙的曲子借用了春天的枝头作为名号。
然而,晚秋的霜和雪却是无情的。
清明节: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4月4日或5日之间,此时春暖花开,适合扫墓和祭祖。
晏几道(约公元1030年-约1110年),字叔原,号惟白,宋代著名词人,以词风优美、情感细腻著称。晏几道的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具有典雅的风格。
《浣溪沙》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诗人面临着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压力,春天的到来为他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二月的和风吹拂,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展现出一种温暖的感觉。接着“万条千缕绿相迎”一句,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繁荣景象,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舞烟眠雨过清明”则用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清明节期间的春雨,细腻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种轻柔而又恬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怀抱中。同时,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
后面的几句则转向女性美的描绘,妆镜中的巧眉似乎偷了春天的颜色,展现出女性的娇美与动人。最后一句“晚秋霜霰莫无情”,则暗示了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形成了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萧瑟之间的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与内涵。
整首诗歌通过春天的描绘,传达了生命的无限可能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节气是?
A. 春分
B. 清明
C. 立秋
D. 冬至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妆镜巧眉偷_____”。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萧瑟之间的对比。 (对 / 错)
《春望》与《浣溪沙》均描绘春天的美景,但《春望》更多体现了战争时期的忧虑,而《浣溪沙》则强调春天的生机与人情的美好。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