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1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10:12
示儿子
作者: 陆游
禄食无功我自知,
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
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
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
熟读周公七月诗。
我知道自己无功受禄,
你们又如何回报这个光明的时代?
不论是做农民还是做士人有什么不同,
只要对国家和父母不欺骗就好。
《六经》的道理何尝有尽呢?
亲自耕种百亩田地就能不再饥饿。
我把最亲切的嘱托交给你,
希望你能熟读《周公》的《七月诗》。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散文家。他一生致力于报国,经历了多次的政治挫折与战乱,作品广泛而风格多样,既有豪情壮志的爱国诗,也有平和淡雅的田园诗。
《示儿子》写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儿子的期望和对国家、家庭责任的思考。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陆游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牢记自己的责任,不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坚守诚信与道德。
《示儿子》是陆游在晚年写给儿子的诗,表达了对家庭的关爱和对国家的忧虑。诗中,陆游用“禄食无功”开篇,直抒胸臆,表明自己虽享受着国家的俸禄,却无实质贡献,对此感到自知之明。他质问儿子们如何回报这个光明的时代,开篇即设定了责任与回报的基调。
接着,陆游将“为农为士”的选择置于同等地位,强调无论身处何种身份,最重要的是对国家和亲人的忠诚与诚实。他认为,作为一个人,最基础的责任就是要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不欺骗,不论是做农民,还是士人,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家庭。
在后半部分,陆游提到“道在六经宁有尽”,表明他认为传统文化的智慧是无穷尽的,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最后,他以“熟读周公七月诗”作结,寄托了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希望他能在古典文化中汲取智慧,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这首诗不仅是对儿子的教诲,更是陆游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他对家国的责任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全诗探讨了责任、诚信与学习的重要性,表达了陆游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倡导在动荡的时代中,个人应坚守道德与责任,通过努力工作和学习来回报国家与家庭。
诗中提到“禄食无功”是指什么?
A. 有功受禄
B. 无功受禄
C. 发奋图强
D. 仕途顺利
陆游希望儿子熟读的诗是?
A. 《诗经》
B. 《周公七月诗》
C. 《论语》
D. 《尚书》
诗中“为农为士亦奚异”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农民比士人重要
B. 身份无关紧要,责任更重要
C. 士人比农民重要
D. 只做农民是最好的选择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陆游的《示儿子》更注重个人对家庭的责任和对国家的关怀,杜甫则是在更为宏观的背景下表现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人世的感慨,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