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5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2:43
思江南旧游
江皋三月时,花发石楠枝。
归客应无数,春山自不知。
独行愁道远,回信畏家移。
杨柳东西渡,茫茫欲问谁。
在江边的三月时节,石楠枝上鲜花盛开。
归来的游子应该是数不胜数,春山却对此毫无所知。
我独自走在远道上,心中充满愁苦,回家的信也因害怕而迟迟不发。
杨柳在东西两岸摇曳,我望着茫茫的水面,不知该向谁询问。
作者介绍
张籍(约766年-830年),字希声,号子渊,唐代诗人,生于今江苏省。张籍的诗以五言为主,题材广泛,尤其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乡愁著称。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思江南旧游》写于张籍游历之后,表达了他对江南故地的怀念。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时代,诗人常常在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生活的无奈,诗中情感真实而细腻,成为唐诗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思江南旧游》通过对春天江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孤独感。诗的开头描绘了江边三月时节的景象,石楠花开,生机勃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归客的孤独与愁苦。接着,诗人感叹归来的游子众多,然而这些游子却在春山的面前显得无足轻重,春山自古常在,游子的离去和归来似乎并不影响自然的流转。
“独行愁道远”,诗人独自踏上归途,心中充满了愁绪,暗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家路上的不易。这种孤独感在“回信畏家移”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诗人因家庭的变故而不敢寄信回家,显得更加无助。最后一句“茫茫欲问谁”则是对未来的迷茫和对人际关系的渴望,表现了在无垠的江水面前,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厚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归家路途的无奈,反映了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透出浓厚的乡愁情感。
诗中提到“石楠”是什么植物?
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春山自不知”中“春山”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