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1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16:05
原文展示: 枯槁形骸惟见,彫残鬓发只留须。平生大节堪为底,今日灰心始见渠。
白话文翻译: 形体枯槁,只能看到残存的鬓发和胡须。一生坚守的大节,到了今日心如死灰,才真正显现出来。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炎正(1145年—1211年),字济翁,号西岩,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晚年对自己一生的回顾,表达了对过往坚守的道德原则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杨炎正晚年,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和世事的变迁后,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反思。诗中透露出对过往坚守的道德原则的坚持,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己形体的枯槁和鬓发的残败的描写,反映了诗人晚年的衰弱和孤独。诗中的“平生大节堪为底”一句,表达了他一生坚守的道德原则,而“今日灰心始见渠”则透露出对现实的失望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自身形象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对过往坚守的道德原则的坚持,以及对现实的失望和无奈。通过对自己形象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枯槁形骸”形容的是什么? A. 诗人晚年的衰弱 B. 诗人年轻时的健壮 C. 诗人的精神状态 答案:A
“平生大节堪为底”中的“大节”指的是什么? A. 重要的道德原则 B. 节日庆典 C. 人生的重大事件 答案:A
“今日灰心始见渠”中的“灰心”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失望 C. 喜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