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松

《松》

时间: 2025-08-02 07:40:48

诗句

仙往径独在,亭高山若堆。

知非凡木比,识得洞宾来。

骨蜕栈沉水,坛缘薜荔栽。

于何稚松子,有记弗详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7:40:48

原文展示:


作者: 陈景沂 〔宋代〕

仙往径独在,亭高山若堆。
知非凡木比,识得洞宾来。
骨蜕栈沉水,坛缘薜荔栽。
于何稚松子,有记弗详该。


白话文翻译:

在那条通往仙境的小路上,独自矗立着一棵松树,亭子高耸在山上,仿佛堆积的山石。
我知道这不是普通的树木,能够识得洞宾的到来。
松树的骨骼在水中沉淀,坛子边缘长满了薜荔。
这幼小的松子究竟在哪里呢?我只记得曾经的情景,却无法详细描述。


注释:

  1. 仙往径:指通往仙境的小径。
  2. 亭高山若堆:亭子高耸,山峰仿佛被堆叠起来。
  3. 知非凡木比:知道这棵松树非同寻常。
  4. 识得洞宾来:识得“洞宾”即王重阳,道教中人,象征高人。
  5. 骨蜕:松树的骨骼,意指松树的坚韧。
  6. 栈沉水:栈是指木栈道,沉水意指松树与水的结合。
  7. 坛缘薜荔栽:坛子边缘种植着薜荔,薜荔常用作装饰,象征生机。
  8. 稚松子:幼小的松树或松子。
  9. 弗详该:不详尽地叙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景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高洁的情操为主题,常展现出对道教哲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道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在山林中遭遇松树,产生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借松树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松》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通过描写一棵松树,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开篇“仙往径独在”,给人以孤独而又神秘的感觉,仿佛在说松树与世隔绝。接下来“亭高山若堆”,则描绘出松树所处的高山环境,进一步引导读者进入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诗中提到“知非凡木比”,揭示出松树的非凡品质,暗示诗人对松树的崇敬之情。而“识得洞宾来”则引入了道教文化,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高人境界的向往。通过“骨蜕栈沉水,坛缘薜荔栽”,诗人将松树与道教的理念结合,阐述了自然与精神的交融。

最后一句“于何稚松子,有记弗详该”则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困惑与思考,似乎是在追问自己对松树的认识是否足够深刻。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描绘,也有哲理的沉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认知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仙往径独在:描绘出孤独的意境,松树仿佛是通往仙境的指引。
  • 亭高山若堆:形象地刻画出高耸的亭子与山脉,营造出壮丽的背景。
  • 知非凡木比:强调松树的特殊性,暗示其象征的高尚品质。
  • 识得洞宾来:提及道教的高人,表明松树的神秘与灵性。
  • 骨蜕栈沉水:通过意象表现松树的坚韧,及其在自然中的静谧。
  • 坛缘薜荔栽:生动地描绘出松树周围的生态环境。
  • 于何稚松子,有记弗详该:诗人对幼小松子的思考,反映对生命的无尽追问。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树比作高洁的象征,表现其超凡脱俗的特质。
  • 拟人:通过描绘松树的姿态,赋予其生命与情感。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展现出宋代诗词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松树展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和对道教思想的探求,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向往以及面对人生困惑的沉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与高洁,常用以比喻高尚的品格。
  • :象征自然的壮丽与雄伟,反映出人对自然的敬畏。
  • :象征宁静的栖息之所,寄托了诗人的思考与反省。
  • 薜荔:象征生机与繁荣,增添了自然的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洞宾”是谁?

    • A) 道教高人
    • B) 诗人
    • C) 自然之神
    • D) 古代哲学家
  2. 诗中“于何稚松子”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松子生长的惊讶
    • B) 对人生意义的困惑
    • C) 对自然的热爱
    • D) 对过去的怀念
  3. “亭高山若堆”中的“堆”指的是什么?

    • A) 亭子
    • B) 山峰
    • C) 云彩
    • D) 水流

答案:

  1. A) 道教高人
  2. B) 对人生意义的困惑
  3. B) 山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诗词对比:

  • 《松》与《登高》: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关联,但《松》更偏重道教的哲理,而《登高》则体现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 《松》与《静夜思》:两首诗均表现了孤独与思考的情感,但《松》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哲思,而《静夜思》则通过对月的描写引发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诗歌评论集《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 《道教与中国文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 题为秋眉词家写散花精舍填词图 清平乐 其二 清平乐 清平乐(殿庐有作) 清平乐 其三 清平乐 清平乐 春别 清平乐 饮至九月二日晨赋寄肖健 清平乐 其六 清平乐 祖母夫人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慈孙孝子 示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乞募 飞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妍蚩好恶 纤施 阊阍 汽车炸弹 包含才的成语 没骨画 言字旁的字 卑不足道 死里求生 包含匝的词语有哪些 盛极一时 包含捻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