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荷叶杯

《荷叶杯》

时间: 2025-05-07 09:54:10

诗句

便道柔情似水,谁会,难话此时心。

有时奔瀑泻岩林,泛滥抵江深。

时或泉凝水咽,幽结,汨没散溪涧。

浣溪人去水云閒,遮莫耐轻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4:10

原文展示:

便道柔情似水,谁会,难话此时心。
有时奔瀑泻岩林,泛滥抵江深。
时或泉凝水咽,幽结,汨没散溪涧。
浣溪人去水云閒,遮莫耐轻弹。

白话文翻译:

在小路旁,柔情如水,谁能理解此时的心情。
有时像奔流的瀑布,倾泻在岩石与树林之间,
水势汹涌,直抵江河的深处。
时而泉水凝结,水流缓慢,幽静地流淌在溪涧中。
浣溪的行人已去,水面上浮云悠闲,
不要轻易打扰这宁静的时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便道:指小路。
  • 柔情:温柔的情感。
  • 奔瀑:奔流的瀑布。
  • 汨没:沉没,没入水中。
  • 浣溪:洗涤溪水,指浣溪的人。

典故解析: 诗中并未直接引用某一典故,但“浣溪”可以引申至古代文人常在溪边洗衣、吟唱,以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茅于美(1863-1939),字梦溪,号静庐,近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茅于美受到近代诗歌运动的影响,提倡形式与内容的结合,追求诗歌的自然美。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并存,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对生活的反思与情感的抒发,体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荷叶杯》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自然描绘的诗歌,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诗中开篇便以“柔情似水”引入,给人一种温柔缱绻的感觉,接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示出时光的流逝与情感的变化。“奔瀑泻岩林”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奔放而不羁的生命力,而“幽结,汨没散溪涧”则呈现出一种静谧与内敛的对比,仿佛在暗示着生活中的矛盾与和谐。

诗的最后两句“浣溪人去水云閒,遮莫耐轻弹”更是给人以回味无穷的画面感,浣溪的行人离去,留下的是一片宁静与悠闲,诗人在此刻似乎在劝诫自己与他人,不要轻易打扰这份难得的宁静。整首诗在对比中传达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蕴含着对生活的珍惜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便道柔情似水:小路旁的柔情,宛如流水般温柔,设问“谁能理解”体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2. 有时奔瀑泻岩林:描绘自然景象,生动地表现了水的力量与活力。
  3. 时或泉凝水咽:水流缓慢,有时凝聚,暗示生活中的静谧与思考。
  4. 浣溪人去水云閒:人已离去,留下宁静的水面与悠闲的云,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5. 遮莫耐轻弹:劝诫不要轻易打扰这份宁静,体现了对安静生活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流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现力。
  • 对仗:如“奔瀑泻岩林”与“泉凝水咽”,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观察自然的同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哲学思考,展现出一种宁静与反思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柔情:象征柔软与温暖的情感。
  • 奔瀑:代表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蓬勃。
  • 泉水:象征生命的源泉与内心的宁静。
  • 浣溪: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便道”指的是什么?

    • A. 大道
    • B. 小路
    • C. 河流
    • D. 林间小道
  2. 诗中的“奔瀑”形象表现了什么?

    • A. 生活的平静
    • B. 自然的力量
    • C. 人的孤独
    • D. 时间的流逝
  3. “遮莫耐轻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想要打扰宁静
    • B. 珍惜安静时光
    • C. 对生活的反思
    • D. 享受热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茅于美的《荷叶杯》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但前者更为细腻,后者则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1. 诗词作品集《近现代诗词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相关诗人传记《茅于美生平与作品分析》

相关查询

次韵全忠斋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八 漫兴十九首 其七 素梅 五八 舟中杂纪十首 其一 梅花 其二 五马图 秋吟二首 其一 卫生画山水 漫兴 十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剖蚌求珠 惟义是从 奇结尾的成语 凄风寒雨 父字头的字 鹵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扣舷 神彩飞扬 空运 来踪去迹 钻研故纸 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琴弈 踣籍 川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