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1:08
得少顺风又值小雨二首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浪游几抆还家泪,
贫抱遗书羞拥篲。
短篷独载冒江涛,
平生触事成淹滞。
所为素守三不欺,
人所不知心所知。
欹枕赋就归来兮,
风伯前呵雨师随。
在这漫长的漂泊中,泪水湿润了我的归家路,
贫穷的我抱着遗留下来的书信,羞愧得无法启封。
短小的船篷独自承载着我在江涛中前行,
一生中遭遇的事,总是让我感到困顿不已。
我所坚守的原则是三不欺,
别人不知道的,只有我心中清楚。
靠着枕头,我写下归来的诗句,
风神在前呼啸,雨神紧随其后。
董嗣杲,字子直,号松壶,南宋时期的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在作品中表现出对生活的冷静思考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此诗创作于作者经历漂泊与困顿的时期,表达了他对归乡的渴望与对自身处境的反思。通过对自然风雨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无奈与坚持。
这首诗在表现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开头几句通过“泪”和“羞”的对比,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孤独与苦涩。诗人以“短篷独载冒江涛”描绘了在艰难环境中求生的无奈,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抵抗与坚持。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自我反思,强调了个人的道德信念与价值观,表现出一种难得的清醒与坚定。最后,诗人通过对“风伯”和“雨师”的描写,传达了自然力量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构建了一个风雨交加、孤独前行的画面,令人感同身受。
诗歌通过描写个体在困境中的坚持与挣扎,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探讨,强调个人道德信念的坚守以及对归乡的渴望。
诗中“短篷独载冒江涛”意指:
A. 船的坚固
B. 行旅的孤独
C. 水的浩瀚
D. 天空的广阔
“所为素守三不欺”中的“三不欺”指的是:
A. 不欺人
B. 不欺己
C. 不欺上司
D. 以上皆是
诗人对自然的描写主要表现为:
A. 温柔
B. 无情
C. 美丽
D. 单调
对比董嗣杲的《得少顺风又值小雨》与唐代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生活困境的感受,但董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道德信念,而杜甫则多了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两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