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4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2:03
题城山道人庵
董嗣杲
官俸胥方给,山殽市可需。
雨多沙碛失,桥断路程迂。
古树声何壮,秋萍迹已枯。
病身惭到此,有愧竹筇扶。
山晖丹气紫,路隐翠林香。
野道依城社,山童执纪网。
田高秋敛薄,溪曲夜湍长。
谇语令人倦,蚍蜉肯自量。
诗的意思是:
官员的俸禄刚刚发放,山中的珍馐在市上正需要。雨水多,沙土流失,桥也断了,行程变得迂回。古树的声音是多么宏伟,秋天的浮萍已经枯萎。身体虚弱而来此,心中感到惭愧,仰赖竹杖的扶持。山上阳光照耀,丹霞气色紫气弥漫,路途隐匿在翠绿的树林中,散发着香气。山间小路依靠着城社,小山童在执掌渔网。田地在秋天收敛得很薄,溪流的曲折在夜晚湍急而长。无聊的闲话令人感到疲倦,蚂蚁却自知自量。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季和,号青丘,宋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生于北宋时期,生活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中。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描绘山水和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董嗣杲晚年,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身体虚弱之时。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心理挣扎。
《题城山道人庵》以其质朴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官俸胥方给”引出自己刚刚得到俸禄的状态,紧接着以“山殽市可需”描绘出山野的丰饶,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接着,诗人通过对雨水、沙土流失、桥断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类生存的艰辛。
在情感上,诗人感到身体的虚弱与对于自然的憧憬相互交织,诗中“病身惭到此,有愧竹筇扶”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自身状态的无奈和对自然的依附。随着诗的深入,诗人描绘的景象愈加生动,山辉、翠林、田野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表现出大自然的生命力与诗人心灵的共鸣。
最后,诗人以“谇语令人倦,蚍蜉肯自量”总结,表达了对无聊事务的厌倦和对生活本质的思考。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批判,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进一步升华了诗的主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境遇的反思。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诗人传达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形成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官俸胥方给”,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官员的俸禄尚未发放
B. 官员的俸禄刚刚发放
C. 官员的俸禄被扣发
D. 官员的俸禄丰厚
“病身惭到此”中的“病身”指的是:
A. 身体健康
B. 身体虚弱
C. 心情不好
D. 精力充沛
诗中提到的“山童执纪网”可以理解为:
A. 山童在捕鱼
B. 山童在捉虫
C. 山童在放风筝
D. 山童在游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