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9:54
庭有燎,叠鼓鸣鼍。更问夜如何。信星彪列,天象森罗。虞旦閟宫毕,觞清庙,浆柘尊牺继猗那。嘉颂可同科。卮圣万肩摩。饬躬三宿,泰畤缛仪多。丘泽合,岳渎从曦娥。神光烛云车风马,芝作盖,玉为珂。奉瑄成礼,燔柴竣事,休嘉砰,隐丹阙,湛恩波。共愿乾坤隤祉,边鄙投戈。覆盂连瀚海,洗甲挽天河。欣欣喜色,长遇六龙过。奏云和。三春荐嘉禾。
庭院中燃起篝火,鼓声与蛙声交织。再问夜晚的景象如何。星星如刀锋般闪烁,天象浩瀚如云。虞氏的早晨仪式已经结束,清酒在庙中盛行,祭祀用的器具接连不断。美好的赞美可以相互合唱,圣酒的容器上千人共举。仪典繁盛,身心安定,丰收的祭祀仪式丰富多彩。山丘与水泽相互辉映,岳渎在晨曦中迎接女神。神光照耀着云车和风马,神仙的盖子用芝草做成,玉器闪耀着光辉。恭敬地奉上礼物,烧柴完成祭祀,休息中享受美好的时光,隐秘的丹阙,波澜不惊的恩泽。共同期盼天地的安宁,边疆的士兵也能休战。翻覆的酒杯连同浩瀚的海洋,洗净铠甲,重挽天河。欣欣向荣的景象,长久地遇见六龙飞过。奏响和谐的乐章,三春时节荐上丰收的禾苗。
洪适,字士杰,号云峰,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的作品多以咏物抒怀和描写自然景观见长,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洪适的诗歌不仅富有音乐感,也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十二时/忆少年》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和祭祀场景,反映了当时的节庆文化和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喜爱,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十二时/忆少年》通过对夜晚景象、自然声响以及祭祀仪式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社会和谐的深刻理解。诗中以火光、星空、神灵的光辉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庄重的氛围。通过描绘丰收的祭典,作者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恩,还传达了希望与祝福的情感。全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夜晚的质问,也有对宇宙的敬畏,最终归结为对人间安宁的愿望,体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哲理思考。整体而言,诗歌意境悠远、情感真挚,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风采与情怀。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间和谐的向往,体现了古代人对天地自然的理解与感悟。
诗中提到的“鼍”指的是什么?
“信星彪列”中的“彪”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虞旦”是什么?
答案: 1-B;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