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刘伯

《寄刘伯》

时间: 2025-05-03 17:26:18

诗句

别君几何时,人事浩千万。

身如张射侯,忧愁剧强箭。

崎岖走穷县,艰苦君未见。

未知菽水丰,已感霜露变。

羁孤寄穷海,亲友谁吊唁。

析图补冬裘,乞米煮朝饭。

无聊犹自思,援溺固谁愿。

人生不终否,此语非我分。

英雄伏泥涂,暂晦久必现。

如予百不能,理自合贫贱。

岂当议隐显,而有不遇叹。

但思窜山林,远脱人世患。

有田足耕耘,有水足罩汕。

萧然便终老,到死百不问。

平生泥佛祖,久已师壁观。

况将无生禅,下视有为幻。

吾子出群材,千牛有馀刃。

行当脱尘埃,鸣佩侍清燕。

高卑各有得,愿勿讥尺鴳。

不有行道人,谁当佐尧舜。

时哉勿自滞,功业在力劝。

握手不可期,此计吾行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26:18

原文展示:

寄刘伯 张耒 〔宋代〕

别君几何时,人事浩千万。身如张射侯,忧愁剧强箭。崎岖走穷县,艰苦君未见。未知菽水丰,已感霜露变。羁孤寄穷海,亲友谁吊唁。析图补冬裘,乞米煮朝饭。无聊犹自思,援溺固谁愿。人生不终否,此语非我分。英雄伏泥涂,暂晦久必现。如予百不能,理自合贫贱。岂当议隐显,而有不遇叹。但思窜山林,远脱人世患。有田足耕耘,有水足罩汕。萧然便终老,到死百不问。平生泥佛祖,久已师壁观。况将无生禅,下视有为幻。吾子出群材,千牛有馀刃。行当脱尘埃,鸣佩侍清燕。高卑各有得,愿勿讥尺鴳。不有行道人,谁当佐尧舜。时哉勿自滞,功业在力劝。握手不可期,此计吾行辨。

白话文翻译:

自从分别以来,人事变迁浩如烟海。我就像被射中的靶子,忧愁如强箭般密集。在偏远的县城奔波,经历的艰辛你未曾目睹。还未知生活是否丰足,已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孤独地寄居在偏远之地,亲友无人前来慰问。拆东墙补西墙,勉强维持生计。即使无聊也自我思考,谁愿意施以援手呢?人生不会一直不幸,但这话并非我所认同。英雄即使埋没于泥泞,暂时隐晦终将显现。像我这样百无一用,自然注定贫贱。何必讨论隐显,而不感叹不遇呢?只愿隐居山林,远离人世纷扰。有田可耕,有水可用,便可安然终老,至死不问世事。我平生崇尚佛教,早已学习壁观。更何况无生禅,看待有为如同幻影。你才华出众,能力超群。应当摆脱尘世纷扰,侍奉清雅之事。无论高低,各有收获,愿你不要嘲笑小鸟。没有行道之人,谁来辅佐尧舜?时机已到,不要自我束缚,功业在于努力劝勉。握手相聚不可预期,这个计划我已深思熟虑。

注释:

字词注释:

  • 张射侯:比喻被困扰或攻击。
  • 菽水:指粗茶淡饭,代指简朴的生活。
  • 羁孤:孤独无助。
  • 析图补冬裘:比喻勉强维持生计。
  • 援溺:比喻救助陷入困境的人。
  • 壁观:佛教术语,指静坐观想。
  • 尺鴳:小鸟,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典故解析:

  • 无生禅:佛教术语,指超越生死的禅修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宋代诗人,字文潜,号柯山,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世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是张耒寄给友人刘伯的信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自己境遇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身如张射侯,忧愁剧强箭”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困扰。“崎岖走穷县,艰苦君未见”则反映了作者在偏远地区的艰辛生活。后文通过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鼓励,展现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张耒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别君几何时,人事浩千万。”:自从分别以来,人事变迁浩如烟海。
  • “身如张射侯,忧愁剧强箭。”:我就像被射中的靶子,忧愁如强箭般密集。
  • “崎岖走穷县,艰苦君未见。”:在偏远的县城奔波,经历的艰辛你未曾目睹。
  • “未知菽水丰,已感霜露变。”:还未知生活是否丰足,已感受到季节的变迁。
  • “羁孤寄穷海,亲友谁吊唁。”:孤独地寄居在偏远之地,亲友无人前来慰问。
  • “析图补冬裘,乞米煮朝饭。”:拆东墙补西墙,勉强维持生计。
  • “无聊犹自思,援溺固谁愿。”:即使无聊也自我思考,谁愿意施以援手呢?
  • “人生不终否,此语非我分。”:人生不会一直不幸,但这话并非我所认同。
  • “英雄伏泥涂,暂晦久必现。”:英雄即使埋没于泥泞,暂时隐晦终将显现。
  • “如予百不能,理自合贫贱。”:像我这样百无一用,自然注定贫贱。
  • “岂当议隐显,而有不遇叹。”:何必讨论隐显,而不感叹不遇呢?
  • “但思窜山林,远脱人世患。”:只愿隐居山林,远离人世纷扰。
  • “有田足耕耘,有水足罩汕。”:有田可耕,有水可用,便可安然终老。
  • “萧然便终老,到死百不问。”:至死不问世事。
  • “平生泥佛祖,久已师壁观。”:我平生崇尚佛教,早已学习壁观。
  • “况将无生禅,下视有为幻。”:更何况无生禅,看待有为如同幻影。
  • “吾子出群材,千牛有馀刃。”:你才华出众,能力超群。
  • “行当脱尘埃,鸣佩侍清燕。”:应当摆脱尘世纷扰,侍奉清雅之事。
  • “高卑各有得,愿勿讥尺鴳。”:无论高低,各有收获,愿你不要嘲笑小鸟。
  • “不有行道人,谁当佐尧舜。”:没有行道之人,谁来辅佐尧舜?
  • “时哉勿自滞,功业在力劝。”:时机已到,不要自我束缚,功业在于努力劝勉。
  • “握手不可期,此计吾行辨。”:握手相聚不可预期,这个计划我已深思熟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身如张射侯”、“忧愁剧强箭”等。
  • 对仗:如“崎岖走穷县,艰苦君未见”等。
  • 象征:如“菽水”象征简朴生活,“霜露”象征季节变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诗中透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鼓励,展现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张射侯:比喻被困扰或攻击。
  • 菽水:象征简朴生活。
  • 霜露:象征季节变迁。
  • 穷海:象征偏远之地。
  • 冬裘:象征勉强维持生计。
  • 山林:象征隐居生活。
  • 无生禅:象征超越生死的禅修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身如张射侯”比喻什么? A. 被困扰或攻击 B. 自由自在 C. 无忧无虑 答案:A

  2. “菽水”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丰盛的食物 B. 简朴的生活 C. 奢侈的生活 答案:B

  3. 诗中“无生禅”是什么意思? A. 佛教术语,指超越生死的禅修境界 B. 无意义的禅修 C. 无目的的生活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庭坚的《寄黄几复》
  • 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寄刘伯》与黄庭坚的《寄黄几复》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张耒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入塞 杨和王挽章五首 满庭芳 秋蕊香(重阳) 张叔广索近诗辄为短韵 山居杂诗九十首 山中二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二 山居杂诗九十首 夏云峰(圣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山客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寿夭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诧愕 落花媒人 指实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重德不报 尺开头的成语 螽斯衍庆 牛饩退敌 户字头的字 权士 乙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