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池

《南池》

时间: 2025-05-03 23:42:07

诗句

杂树疏阴覆小亭,池塘流水自泠泠。

残荷犹结高秋绿,深柳遍含斜日清。

宇内谁堪千古在,眼中吾已二毛侵。

旧时游侣晨星似,墙角啼蛩不可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42:07

原文展示:

杂树疏阴覆小亭,
池塘流水自泠泠。
残荷犹结高秋绿,
深柳遍含斜日清。
宇内谁堪千古在,
眼中吾已二毛侵。
旧时游侣晨星似,
墙角啼蛩不可听。

白话文翻译:

杂树稀疏的阴影覆盖着小亭子,
池塘里的流水轻轻地响着。
残留的荷花依然在高秋时节中保持着绿色,
深邃的柳树映衬着斜阳的清辉。
在这个宇宙中,谁能经得起千古的考验,
而我眼中却已被岁月侵蚀,白发渐生。
往日的游伴宛如晨星般闪烁,
如今墙角的蟋蟀声却再也听不见。

注释:

  • 杂树:指各类树木杂生,未成林。
  • 泠泠:形容水流清澈而轻柔的声音。
  • 残荷:指秋季时节依然留存的荷花。
  • 斜日清:指夕阳西下,阳光柔和清晰。
  • 宇内:宇宙、世界。
  • 二毛侵:形容年纪渐长,白发渐生。
  • 游侣:游玩的伴侣。
  • 晨星似:比喻往昔游伴的光辉灿烂。
  • 啼蛩:指蟋蟀的鸣叫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丕,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的哲思与感怀。

创作背景:

《南池》写于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之际,可能是他在某个秋日傍晚,漫步于南池之畔,面对自然景色,触景生情,表达对时光流逝及友人离散的思考。

诗歌鉴赏:

《南池》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诗人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融入了个人情感,展现了对生命、友谊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开篇以“杂树疏阴”引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池塘景致,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随着“残荷犹结高秋绿”的描写,诗人将自然的凋零与生命的延续联系在一起,残荷的绿色既是对生命的坚韧不拔的赞美,也在暗示着时光的无情。

“宇内谁堪千古在,眼中吾已二毛侵”一句,诗人以自我为主,感叹岁月的无情与自身的衰老,形成了一种悲凉的情绪。在这深邃的思考中,诗人与曾经的游伴产生了对比,昔日的欢乐和今日的孤寂形成鲜明对照,令人倍感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谊的追忆,展现了宋代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杂树疏阴覆小亭:描绘了一个被杂树覆盖的小亭,营造出一种幽静的环境。
  2. 池塘流水自泠泠:水流的声音清脆悦耳,增强了自然景色的生动性。
  3. 残荷犹结高秋绿:尽管秋天已来临,荷花依然保持着绿色,象征着生命的坚韧。
  4. 深柳遍含斜日清:柳树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清新,映衬出秋日的宁静。
  5. 宇内谁堪千古在:表达对历史长河的感慨,感叹能在历史中留下痕迹的人少之又少。
  6. 眼中吾已二毛侵:自我反思,感到年华已逝,头发渐白。
  7. 旧时游侣晨星似:回忆起以前游玩的朋友,像晨星一样亮丽,却已不再。
  8. 墙角啼蛩不可听:如今只能听到墙角蟋蟀的鸣叫,暗示失落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游伴比作晨星,突显昔日的美好与闪光。
  • 对仗:如“宇内谁堪千古在,眼中吾已二毛侵”,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水流的“泠泠”声,赋予了自然意象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友谊的怀念和对美好过往的追思,展现了宋代诗人深厚的情感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杂树:象征自然的多样性与变化。
  2. 池塘流水:代表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推移。
  3. 残荷:象征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4. 深柳:象征宁静与深邃的思考。
  5. 斜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黄昏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面哪一句描绘了自然景色? A. 残荷犹结高秋绿
    B. 眼中吾已二毛侵
    C. 墙角啼蛩不可听
    D. 宇内谁堪千古在

  2. 诗中提到的“晨星”是用来比喻什么? A. 自然景物
    B. 旧时游伴
    C. 诗人的情感
    D. 时间的流逝

  3. 诗人用哪些意象表现时间的流逝?
    A. 杂树、池塘
    B. 残荷、斜日
    C. 深柳、晨星
    D. 墙角、啼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往事的追忆与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深沉且含蓄。
  • 《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交融,风格和主题与《南池》相近。

参考资料:

  • 《宋诗全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名篇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调笑令 案《词汇三编》题作青阳曲 调笑令 其五 织女 调笑令 其四 杜兰香 调笑令 其三 洛神 调笑令 调笑令 调笑令 调笑令夏初游荷园 调笑令 春闺 调笑令·花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抱德炀和 非字旁的字 善财难舍 齿字旁的字 羸骸 赖骨顽皮 见雀张罗 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綦卫 殳字旁的字 蓊蔼 小字头的字 包含费的词语有哪些 业字旁的字 孟荀 谨细 呼庚呼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