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4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42:07
杂树疏阴覆小亭,
池塘流水自泠泠。
残荷犹结高秋绿,
深柳遍含斜日清。
宇内谁堪千古在,
眼中吾已二毛侵。
旧时游侣晨星似,
墙角啼蛩不可听。
杂树稀疏的阴影覆盖着小亭子,
池塘里的流水轻轻地响着。
残留的荷花依然在高秋时节中保持着绿色,
深邃的柳树映衬着斜阳的清辉。
在这个宇宙中,谁能经得起千古的考验,
而我眼中却已被岁月侵蚀,白发渐生。
往日的游伴宛如晨星般闪烁,
如今墙角的蟋蟀声却再也听不见。
陈丕,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的哲思与感怀。
《南池》写于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之际,可能是他在某个秋日傍晚,漫步于南池之畔,面对自然景色,触景生情,表达对时光流逝及友人离散的思考。
《南池》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诗人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融入了个人情感,展现了对生命、友谊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开篇以“杂树疏阴”引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池塘景致,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随着“残荷犹结高秋绿”的描写,诗人将自然的凋零与生命的延续联系在一起,残荷的绿色既是对生命的坚韧不拔的赞美,也在暗示着时光的无情。
“宇内谁堪千古在,眼中吾已二毛侵”一句,诗人以自我为主,感叹岁月的无情与自身的衰老,形成了一种悲凉的情绪。在这深邃的思考中,诗人与曾经的游伴产生了对比,昔日的欢乐和今日的孤寂形成鲜明对照,令人倍感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谊的追忆,展现了宋代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友谊的怀念和对美好过往的追思,展现了宋代诗人深厚的情感内涵。
下面哪一句描绘了自然景色?
A. 残荷犹结高秋绿
B. 眼中吾已二毛侵
C. 墙角啼蛩不可听
D. 宇内谁堪千古在
诗中提到的“晨星”是用来比喻什么?
A. 自然景物
B. 旧时游伴
C. 诗人的情感
D. 时间的流逝
诗人用哪些意象表现时间的流逝?
A. 杂树、池塘
B. 残荷、斜日
C. 深柳、晨星
D. 墙角、啼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