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0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04:35
自儆
陆游
学当尽力去浮华,
从事文辞但可嗟。
造道浅深看应物,
修身勤惰验齐家。
这首诗的意思是:学习时应尽力去除浮华,写作时只可叹息。创造道理的深浅取决于事物的本质,修身和勤惰则是检验家庭和睦的标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词人。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与政治活动,其诗词风格雄浑激昂,情感真挚,深受后代推崇。
《自儆》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以此诗提醒自己要去除浮华,专注于学问与修身,反映了他对个人修养与家庭和谐的重视,寄托了对国家和家庭未来的期望。
《自儆》是一首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诗。陆游通过对“浮华”的批判,表达了对表面功夫的反感和对实质内容的追求。他强调学习的过程不应被华丽的辞藻所干扰,真正的知识应扎根于真实的理解与体会。在“造道浅深看应物”一句中,诗人以道理的创造与事物的本质相结合,强调理解事物的深度和准确性。最后,陆游提出修身与勤惰是检验家庭和谐的标准,显示出他对家庭和社会责任的重视。整首诗不仅反映了陆游的个人信念,也昭示了他对社会风气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充满理性思考的作品。
整首诗的主题是强调学习的实质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反对浮华与表面功夫,提倡真实、努力的精神。
选择题:陆游的《自儆》主要强调什么?
A. 学习的浮华
B. 个人的修养与家庭和谐
C. 诗词的华丽
答案:B
填空题:诗中提到“造道浅深看应物”,这句的意思是__。
判断题:陆游提倡在学习中追求浮华。 (对/错)
答案:错
陆游 vs. 杜甫
陆游的《自儆》强调个人修养与实际学习,杜甫的《春望》则更关注国家与社会。两者在表达情感和关注的主题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都体现了对现实的思考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