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舟次九山

《舟次九山》

时间: 2025-05-07 14:06:42

诗句

水云尽处列奇峰,螺髻参差杳霭中。

江岸维舟看不了,烟岚分碧入疏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06:42

原文展示

水云尽处列奇峰,
螺髻参差杳霭中。
江岸维舟看不了,
烟岚分碧入疏蓬。

白话文翻译

在水云交汇的尽头,奇峰高耸入云,
如螺髻般的山峦错落有致,隐没在朦胧的雾霭中。
江岸上停着小舟,看不清远处的景色,
烟雾与山色交融,透出一片碧绿,映入疏疏的蓬草。

注释

  • 水云尽处:水与云交汇的地方。
  • 列奇峰:排列的奇特的山峰。
  • 螺髻:形状像女子的螺髻,形容山峰的形态。
  • 参差:错落有致,不整齐。
  • 杳霭:深远的雾霭。
  • 江岸维舟:在江边停泊的小舟。
  • 烟岚:烟雾和山岚。
  • 分碧:分开碧绿的水面。
  • 疏蓬:稀疏的蓬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庚,字仲明,号紫溪,宋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风光,常常透出一种淡泊与闲适的气息。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黄庚游历山水之际,描写他在舟中欣赏沿江风光的情景,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舟次九山》是一首描绘山水的古典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以“水云尽处列奇峰”引入,勾勒出山水相依的壮丽景象,奇峰的高耸与水云的交融,构成了一幅动人的自然画面。第二句“螺髻参差杳霭中”则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进一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仿佛在描绘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转至下联,诗人通过“江岸维舟看不了”表达了对远方景色的向往与无奈,舟中虽有美景环绕,但因烟雾缭绕而无法尽览全貌。这种情感在“烟岚分碧入疏蓬”中得以升华,烟雾与山色交相辉映,构成了诗人心中那份淡淡的忧伤与思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给予读者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水云尽处列奇峰”:描绘水面与云雾交汇的地方,奇特的山峰在此显现,营造出一种高远的意境。
    2. “螺髻参差杳霭中”:山峰如同女子的螺髻,形态各异,隐藏在远处的雾霭中,增添了神秘感。
    3. “江岸维舟看不了”:在江边的舟上,却无法看到远处的美景,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渴望。
    4. “烟岚分碧入疏蓬”:烟雾与山水交融,青翠的颜色透出,映照在疏疏的蓬草上,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
  • 修辞手法

    • 比喻:“螺髻”比喻山峰,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展现了诗人的修辞技巧。
    • 意象:山水、舟、烟雾等意象交织,形成了丰富的自然图景。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追求。

意象分析

  • 水云:象征自由与广阔,代表着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奇峰:象征高远与超脱,表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象征人生旅途,表达了对未知的探索。
  • 烟岚:象征神秘与不可知,暗示人生的变幻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水云尽处列奇峰”中的“奇峰”指的是什么?
    A. 奇特的山峰
    B. 奇怪的水
    C. 奇妙的云
    D. 奇幻的天空

  2. 诗中“江岸维舟看不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渴望
    C. 兴奋
    D. 失落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黄庚的《舟次九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以山水为题材,但黄庚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两者在意境上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但表达方式各有不同,黄庚的诗更显得清新脱俗,而王维的诗则更具禅意。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黄庚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魅力》
  • 《古诗词欣赏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邯郸道 酬姜尧章 上沙田舍 初入湖南醴陵界 己丑五月被召至行在,遇周畏知司直,和五年 菩萨蛮(寓直晚对内殿) 秋雨快晴,静胜堂席上 腊月村田乐府十首 其八 分岁词 天童三阁 藻侄比课五言诗已有意趣老怀甚喜因吟病中十二首示之可率昆季赓和胜终日饱閒也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屐 飞字旁的字 卖官鬻狱 風字旁的字 劳叨 三首六臂 刀字旁的字 群情激昂 玩日愒岁 吹花嚼蕊 歌吟 包含秩的词语有哪些 片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包含笑的成语 回筹转策 庖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