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4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4:38
岚翠湿人衣。或棹轻舟或杖藜。一院落花无客醉,莺啼。逸处能高怨处低。夜妒燕双栖。回看池塘影渐稀。唯有教坊南畔草,萋萋。空使王孙见即迷。
春雨蒙蒙,湿润了人的衣衫。或是划着轻舟,或是拄着拐杖。在这院落中,落花无客陶醉,只有黄莺在啼鸣。闲适的地方总是高兴,而忧愁的地方却低沉。夜晚妒忌那双栖息的燕子。回头看,池塘的倒影渐渐稀疏。唯有教坊南边的草,茂密而青翠。空让王孙看到,便会迷恋其中。
作者介绍:董元恺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明末清初,活动于晚清时期。他以题材广泛和风格清新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春日生活的向往与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闲适与惆怅。
《南乡子·春兴》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词作,整首词洋溢着春天的气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雨润泽大地后的生机与美丽。开篇的“岚翠湿人衣”,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春雨绵绵的氛围中,湿润的阳光与青翠的山色交织,生动地描绘出春日的清新。
接着,诗人描绘了人们的活动,或是乘舟游玩,或是拄杖漫步,展现了春天的闲适与恬淡。特别是“一院落花无客醉,莺啼”,不仅展现了落花的美丽,更突出了人们对春景的无情与遗憾。黄莺的啼鸣则为这幅春景增添了生动的音符。
后半部分的“夜妒燕双栖”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夜晚对燕子双栖的嫉妒,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孤独的感慨。最后的“唯有教坊南畔草,萋萋”,则强调了尽管人们各自有自己的生活与烦恼,然而大自然依旧生机勃勃,草木繁茂,令人心醉。
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才情与对生活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冷暖的思考,展现了生活的闲适与孤独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岚翠湿人衣”中的“岚翠”指什么? A. 晚霞 B. 青山绿水 C. 冬雪 D. 黄叶
诗中提到的“教坊”是指什么? A. 学校 B. 酒馆 C. 歌舞场所 D. 公园
作者通过“夜妒燕双栖”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孤独的感慨 B. 对爱的向往 C. 对春天的赞美 D. 对时间的流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