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0:19:41
使君未知我,得自吞毡翁。
我未识使君,已闻伯夷风。
十年诗卷里,未面先从容。
顷我客东都,寄声谢老农。
绣衣南州来,是尔使君公。
为尔扫菜色,无襦当夜缝。
东都逆旅人,零落如霜蓬。
一廛愿为氓,归热鸟脱笼。
既登君子堂,倒戈避诗锋。
紫芝秀眉宇,东野凛长松。
怜我骨硉兀,槽枥骈儿童。
秣以玉山禾,不置凡马中。
去年溪城月,使君马如龙。
呼我载后车,诗月相朣胧。
朅来桑麻间,午梦因村舂。
使君亦留犊,往吸长安钟。
相望渺云海,烟雪迷西东。
遥传摛彩笔,秀句争考功,那知古槐畔,苦语如秋蛩。
一笑答支山,万事付瘖聋。
吞舟亦失水,蚍蜉登背胸。
拂钟虽不铮,缀履岂所工。
天高白虎殿,日永明光宫。
去参鵷鹭群。
勿羡高飞鸿。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19:41
《寄曹子方使君》 作者: 毛滂 〔宋代〕
使君未知我,得自吞毡翁。
我未识使君,已闻伯夷风。
十年诗卷里,未面先从容。
顷我客东都,寄声谢老农。
绣衣南州来,是尔使君公。
为尔扫菜色,无襦当夜缝。
东都逆旅人,零落如霜蓬。
一廛愿为氓,归热鸟脱笼。
既登君子堂,倒戈避诗锋。
紫芝秀眉宇,东野凛长松。
怜我骨硉兀,槽枥骈儿童。
秣以玉山禾,不置凡马中。
去年溪城月,使君马如龙。
呼我载后车,诗月相朣胧。
朅来桑麻间,午梦因村舂。
使君亦留犊,往吸长安钟。
相望渺云海,烟雪迷西东。
遥传摛彩笔,秀句争考功,
那知古槐畔,苦语如秋蛩。
一笑答支山,万事付瘖聋。
吞舟亦失水,蚍蜉登背胸。
拂钟虽不铮,缀履岂所工。
天高白虎殿,日永明光宫。
去参鵷鹭群,勿羡高飞鸿。
使君您不认识我,但我却知道您,您是吞毡的翁。
我也未曾见过使君,但早已听闻伯夷的风范。
在这十年的诗卷中,虽然未见面,却早已感到亲近。
我曾在东都做客,寄声向老农致以谢意。
绣衣南州而来,您就是那使君公。
为了您,我扫去蔬菜的颜色,夜间缝制衣物。
东都的旅客,凋零得像霜中的蓬草。
我愿在这一带安家,归去如热鸟出笼。
一旦登上君子堂,便要避开诗的锋芒。
紫芝般的眉宇,东野的松树冷峻挺拔。
怜惜我骨瘦如柴,仿佛槽枥上的小儿。
喂养的是玉山的禾苗,不是在一般的马中。
去年溪城的明月,使君的马如龙行。
呼唤我乘坐后车,诗月之间朦胧交错。
我曾来过桑麻之间,午后的梦因村庄的舂声而生。
使君也留住了小牛,往长安的钟声中去吸吮。
相望在渺茫的云海,烟雪迷失了东西。
远远传来彩笔的传送,秀句争相考功,
谁知在古槐树下,苦涩的言语如秋虫鸣叫。
一笑回应支山,万事都交给了聋哑。
就算大船也失去水,蚍蜉也能登上背部。
即使拂钟不响,缀履也不能成为工艺。
天高白虎的殿堂,日子在明光宫中永恒。
去参拜那群鵷鹭,不要羡慕高飞的鸿雁。
毛滂(约1030-1086),字子滂,号惭愧山人,福建人,宋代著名词人,擅长诗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常抒发个人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本诗写于毛滂在东都作客期间,借寄信给曹子方以表白对其的敬意。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及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反映出当时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追求与矛盾。
《寄曹子方使君》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寄赠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敬仰之情。全诗结构紧凑,情感丰富,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开头两句以“未知我”和“未识使君”引入,既表现出彼此的陌生,又暗示了诗人对友谊的渴望。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十年间的诗卷和东都的景象,表达了对文学和友谊的追求。
诗中多次使用生动的意象,例如“绣衣南州来”,暗示了友人的尊贵地位;而“零落如霜蓬”则描绘了旅人的孤独与凋零,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还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采用了大量的比喻与象征,如“吞舟亦失水,蚍蜉登背胸”体现了诗人对微小存在的自嘲,展现了士人对权力与地位的无奈。结尾的“勿羡高飞鸿”更是对理想追求的反思,鼓励人们珍惜眼前,安于现状。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操和对友人的深情,还反映出宋代士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值得细细品味。
全诗围绕着友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展开,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表达了士人对理想的追求与无奈。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伯夷”象征什么?
A. 忍辱负重
B. 忍耐与清白
C. 高洁与清白
D. 追求权力
填空题:诗的开头提到的“吞毡翁”喻指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绣衣南州来”是对使君身份的贬低。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