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1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17:38
仙舆九日驻郊圻,
清跸传呼上翠微。
朔塞秋声连画角,
陵园霜色杂朱旂。
千官马逐层岩转,
万乘龙随蹬道飞。
欲记明良游豫盛,
野人终愧赋才非。
九月初九这一天,圣驾停驻在郊外,
清晨的仪仗声传来,向高大的山巅进发。
北风的秋声与号角声交织,
陵园中霜色与红旗交错。
成千上万的官员骑马逐渐攀登层峦,
万乘的龙车在蜿蜒的道路上飞驰。
想要记下明良的游乐盛况,
可是野人终究愧疚于自己的才华不足。
作者介绍:潘纬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字子仁,出身于书香门第。他在诗歌上有一定的造诣,尤其擅长五言和七言诗,作品多表现出对时事的关心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重阳节之际,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登高的习俗,寓意祈求健康长寿。诗中描绘了皇帝出游时的盛况,反映出当时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生活。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重阳节的盛大场面与诗人内心的感慨。开头两句,通过描绘“仙舆九日驻郊圻”,突出了皇帝的庄严和威势,营造出一种隆重的气氛。接着,诗人用“朔塞秋声连画角”描写了北风带来的秋意,暗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千官马逐层岩转,万乘龙随蹬道飞”进一步描绘了成千上万的官员和豪华的车队盛况,这不仅表现了皇帝的威仪,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与政治的繁华。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则转向了自我反思,表现出一种对自身才华的谦卑与不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和抑扬顿挫的手法,使得诗句流畅而有韵味,情感上则从外在的盛况转向内心的自省,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盛况,反映了帝王的威严与官场的繁华,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能的反思与不安,形成了外在盛景与内心感慨的对比,体现了唐代文人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答案:B. 重阳节
诗中“清跸”指的是什么?
A. 清晨的鸟鸣
B. 清晨的仪仗
C. 清晨的风景
答案:B. 清晨的仪仗
诗中提到的“千官马逐”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A. 战斗场面
B. 皇帝出游的盛况
C. 农民丰收的景象
答案:B. 皇帝出游的盛况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参考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