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3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39:55
赠灵岩元长老
高僧升座息尘埃,
万虑都忘智眼开。
今日,知宿世有缘来。
这首诗的意思是:高僧在高座上坐下,心中尘埃尽去,所有的杂念都已忘却,智慧的眼睛也随之睁开。今天,我明白了我们在前世就有缘分相聚。
“高僧”与“升座”常出现在佛教文化中,象征着高僧传道讲法的庄严场景。诗中提到的“宿世有缘”,与佛教因果法则相呼应,表达了人们在此生相遇的必然性,暗示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是有其深厚的缘分基础的。
梁彦深,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常以佛教思想为主题,表现出对高僧的崇敬和对生命的思考。
此诗是在一次与高僧交流时所作,目的是表达对高僧的敬仰之情,并感受到生命中的缘分与启示。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一种深邃的哲理,展现了高僧的智慧与超然的境界。开篇用“高僧升座息尘埃”描绘出高僧坐在讲坛上,内心宁静,仿佛与世无争。接着“万虑都忘智眼开”,不仅体现了高僧的智慧眼界,也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烦恼的超越和解脱。最后一句“今日,知宿世有缘来”,更是将诗的主题升华至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强调了生命的相遇是有其深意和缘由的。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宁静致远的佛教思想,令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明悟。诗人在表达对高僧的赞美时,也自然而然地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启发性。
高僧升座息尘埃:高僧坐于高座,象征着其地位和智慧,内心尘埃尽去,表明他已超然物外。
万虑都忘智眼开:心中万般忧虑都已忘却,智慧之眼因此得以开启,暗示着悟道后的清明。
今日,知宿世有缘来:在此刻明白了人与人之间有着深厚的缘分,强调了因果法则的存在。
整首诗主要探讨了生命中的缘分和智慧的领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内心平静中所获得的洞察力,体现了佛教的因果法则和超然境界。
诗中提到的“高僧”指的是:
A. 普通僧人
B. 修行高深的僧人
C. 诗人本人
答案:B
“万虑都忘智眼开”中,“万虑”指的是:
A. 只有一两种忧虑
B. 所有的忧虑
C. 幸福的思绪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宿世”是指:
A. 现在的生活
B. 前世或前生
C. 未来的命运
答案:B
与王维的《赠李白》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高人的敬仰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但《赠灵岩元长老》更强调的是缘分与超脱,而《赠李白》则更多表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与追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侧重点和意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