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1:01
一帆高挂镇江头,
路上金陵趁早秋。
元气荡潮通碣石,
长风分浪入瓜洲。
茫茫北顾云山远,
浩浩东流日夜浮。
积潦未消频欲雨,
楚天哀雁不胜愁。
一只船帆高高挂起在镇江的岸头,
沿着路行驶,金陵的秋天显得格外早。
潮水翻涌,气势如虹,直通碣石;
长风吹来,撕裂浪花,驶向瓜洲。
望向北方,云山渺渺,显得遥远;
浩浩东流,船只日夜漂浮不息。
积水未干,时常想起要下雨,
楚天的雁群,令人感到无尽的愁苦。
作者介绍:林用霖(约1671-1740),字子华,号松雪,江苏人。清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脱俗、意境开阔著称,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林用霖在游历长江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及对故乡金陵的思念。在秋季的长江上,作者感受到自然的浩渺与人生的渺小,充满了对过往的感慨与愁思。
《由京口溯流达金陵舟中作》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与人文关怀的诗。在诗中,林用霖通过舟行江上的独特视角,将壮阔的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出长江的浩大与金陵的早秋之美。首句“一帆高挂镇江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动感的画面,船帆在微风中迎风招展,带出一种行船的轻快感。接着,诗人借用“元气荡潮通碣石”的描写,表现潮水的激荡和自然的力量。在“长风分浪入瓜洲”的句子中,风与浪的互动,象征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思乡情怀,“茫茫北顾云山远”与“浩浩东流日夜浮”相呼应,表现了一种无尽的流浪与孤独感。尤其是最后两句“积潦未消频欲雨,楚天哀雁不胜愁”,通过对天候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愁绪,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整体来看,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形成了诗歌独特的情感基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自身情感的交融,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旅途的思索,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词测试
诗的作者是?
“一帆高挂镇江头”中“镇江”指的是哪个城市?
诗中提到的“楚天”是指哪个地区的天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