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蚊

《蚊》

时间: 2025-05-07 22:25:14

诗句

朋比趋炎态度轻,禦人口给屡憎人。

虽然暗里能钻刺,贪不知几竟杀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5:14

原文展示:

朋比趋炎态度轻,禦人口给屡憎人。虽然暗里能钻刺,贪不知几竟杀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蚊子这种小生物的轻浮与危害。它们总是聚集在一起,迎合权势者,令人厌恶。尽管它们在暗中潜行,能钻入皮肤叮咬,但它们的贪婪最终可能导致自己的灭亡。

注释:

  • 朋比:结成小团体,相互依附。
  • 趋炎:趋附于权势或受欢迎的人。
  • 禦人口给:指叮咬人,给人带来困扰。
  • 屡憎人:经常让人厌烦。
  • 暗里:在暗处,隐蔽的地方。
  • 钻刺:指蚊子叮咬的动作。
  • 贪不知几:贪得无厌,不知道自己最后会遭到什么后果。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小生物的观察与思考,表现了蚊子在社会中象征的轻浮与害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自逊,生活在宋代,是一位较为冷门的诗人,其诗风多关注生活中的小事,常常以小见大,表现出细腻的观察力和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人们对蚊虫叮咬的厌恶之际,正值夏季,蚊虫滋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诗人借此表达对蚊子的无奈与反感。

诗歌鉴赏:

《蚊》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与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蚊子的生活习性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诗中“朋比趋炎态度轻”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蚊子群体的特性,它们喜欢趋附于人,尤其是那些权势者,表现出一种迎合和轻浮。接下来的“禦人口给屡憎人”则直白地揭示了蚊子对人类的骚扰以及由此产生的厌恶感。这种直接的表达方式,既让人感到幽默,又引发深思。

“虽然暗里能钻刺,贪不知几竟杀身”则展现了蚊子在暗处的狡猾与贪婪,暗示了它们的生存方式与人类的关系。诗的最后一句,意在提醒我们,过于贪婪的行为最终可能会自食恶果。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小生物的批判,反映了人类在面对自然界中的微小生物时,所感受到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朋比趋炎态度轻:蚊子喜欢聚在一起,依附于权势者,表现出一种轻浮的态度。
    2. 禦人口给屡憎人:它们叮咬人类,频繁地让人厌烦。
    3. 虽然暗里能钻刺:尽管它们能在暗处潜行,悄悄叮咬。
    4. 贪不知几竟杀身:然而它们的贪婪可能导致自己的灭亡。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蚊子的轻浮与其潜在的危害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蚊子的行为拟人化,增强表现力。
    • 隐喻:蚊子象征着社会中那些趋炎附势的轻浮之人。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蚊子的轻浮与贪婪,反映了社会中一些人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的现象,警示人们要警惕贪婪的后果。

意象分析:

  • 蚊子:象征着轻浮与无知,表现出对权势的迎合与对人类的骚扰。
  • 暗处:代表着隐秘与狡猾,暗示着潜在的危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朋比”的意思是: A. 朋友之间的竞争
    B. 聚集在一起
    C. 互相帮助
    答案:B

  2. 诗中“趋炎”主要指的是: A. 追逐火焰
    B. 依附于权势者
    C. 向阳而生
    答案:B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赞美自然
    B. 批判轻浮与贪婪
    C. 描绘夏天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小诗·蚊》:另一位诗人对蚊子的不同视角。
  • 《夏夜即事》:描写夏天夜晚景象,反映人们对蚊虫的无奈。

诗词对比

  • 对比《蚊》与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都反映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但《蚊》更注重细节与小生物的观察,而《赋得古原草送别》则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对宋代诗歌的全面分析。
  • 《古诗文观止》:古代诗词的经典集锦,适合深入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周祭酒所和馆中雪诗 其三 次韵周祭酒所和馆中雪诗 其一 饯徽州李守 寄题蒋学正三径庵 其一 范干招兄显道 王季海丞相挽辞 赵叔达侍郎挽辞 其一 吴明可阁学挽辞 高宗圣神武文宪孝皇帝挽辞 其五 显仁皇太后挽辞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王字旁的字 强硬 骄骄 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儿字旁的字 包含养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套的成语 潜源 見字旁的字 书富五车 游戏尘寰 包含腮的词语有哪些 弋字旁的字 脱口成章 兴朝 神谋魔道 黹字旁的字 冉冉缠缠 急景雕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