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合流遇潘子真,出斯文相示,因置酒。子真,

《合流遇潘子真,出斯文相示,因置酒。子真,》

时间: 2025-04-27 18:26:14

诗句

山谷老子久不见,豫章诗人何许来?

章江未觉清澈骨,西山一带寒烟开。

文章明镜现诸相,句律蛰户惊春雷。

红炉劝坐且一醉,为我更赋扬州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6:14

原文展示:

合流遇潘子真,出斯文相示,因置酒。子真,
山谷老子久不见,豫章诗人何许来?
章江未觉清澈骨,西山一带寒烟开。
文章明镜现诸相,句律蛰户惊春雷。
红炉劝坐且一醉,为我更赋扬州梅。

白话文翻译:

在合流的地方遇到了潘子真,彼此相互显示文采,因此摆下酒席。子真,
在这山谷中,老子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豫章的诗人又是哪位呢?
章江的水流似乎还未意识到它的清澈,西山的寒烟逐渐开始散开。
文章如明镜般映照出各种形象,句子的律动像惊雷一样震撼了春天。
红炉旁劝我坐下且痛饮,为我再作一首关于扬州梅的诗。

注释:

  • 合流:指两条河流汇合的地点。
  • 子真:指潘子真,可能是作者的友人或同道。
  • 豫章:古地名,现为江西省南昌市。
  • 章江:指章江河流,源于豫章地区。
  • 文章明镜:比喻文章清晰明了。
  • 句律:指诗词的格律和句式。
  • 红炉:指熏炉或火炉,象征温暖和酒席。

典故解析:

“老子”指道家创始人老子,诗中提到老子久不见,可能暗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或对往昔的追忆。“豫章诗人”则表现出对文人雅士的渴望与尊敬。“扬州梅”可理解为扬州地区盛开的梅花,象征着清雅与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承熙,号南园,宋代诗人,以词见长,兼擅诗文,风格清新、婉约,常表现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次聚会中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反映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开头便以“合流遇潘子真”引子,勾勒出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中通过对山谷、江河及西山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清丽与诗人心境的恬淡。李之仪以“文章明镜”比喻其诗文的清晰,展示了他对文采的自信与追求。最后一句“红炉劝坐且一醉”为全诗的高潮,表达了在友人相聚时的惬意与豪情,同时也在暗示要在这醉意中更写出美好的诗篇。

诗词解析:

  • 第一句分析:“合流遇潘子真”表达了一种机缘巧合的友谊。
  • 第二句分析:“山谷老子久不见”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
  • 第三句分析:“章江未觉清澈骨”反映出对自然美的感悟。
  • 第四句分析:“文章明镜现诸相”展现了诗歌的力量。
  • 第五句分析:“红炉劝坐且一醉”则是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文章明镜”将文章比作明镜,形象生动。
  • 对仗:如“章江未觉清澈骨,西山一带寒烟开”,形成了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际交往,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生活中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山谷:象征静谧与思考的空间。
  • 章江:象征流动与生命的源泉。
  • 红炉:象征温暖与聚会的氛围。
  • 扬州梅:象征高洁与文人的风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豫章”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江西
    • B. 湖南
    • C. 安徽
    • D. 福建
  2. “文章明镜现诸相”中的“明镜”比喻什么?

    • A. 文章的清晰
    • B. 自然的美丽
    • C. 友谊的真诚
    • D. 生活的乐趣
  3. 诗中“红炉劝坐且一醉”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享受生活
    • C. 对自然的感慨
    • D. 对历史的思考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斗船》(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李之仪:李白的诗歌多表现豪放不羁,而李之仪则更显细腻与婉约。
  • 同一题材的作品:如《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但风格与情感基调各异。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辞典》
  3. 《李之仪集》

相关查询

读白傅洛中老病後诗戏书 春晚即事 湘潭 宿清湘城外田家 三登乐 胡长文给事挽词三首 玉楼春 紫荷车 大通界首驿 代儿童作立春贴门诗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附的词语有哪些 思过半矣 子字旁的字 换言之 方字旁的字 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陨世 钻窥 乚字旁的字 手指脚划 先字旁的字 宝文 草字头的字 丁真楷草 包含卵的成语 雾兴云涌 养生之道 裘葛之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