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0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6:58
早秋集贤院即事
作者:刘禹锡
金数已三伏,火星正西流。
树含秋露晓,阁倚碧天秋。
灰琯应新律,铜壶添夜筹。
商飙从朔塞,爽气入神州。
蕙草香书殿,愧花点御沟。
山明真色见,水静浊烟收。
早岁忝华省,再来成白头。
幸依群玉府,末路尚瀛洲。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开头提到时间已进入三伏,火星正从西方流动。清晨的露水挂在树上,阁楼依偎在秋天的碧空之下。灰色的管乐器似乎在奏新曲,铜壶里添了夜晚的筹码。北风从朔方吹来,凉爽的气息弥漫整个神州。书殿里散发着蕙草的芬芳,让我感到愧疚,御沟边的花儿却在点缀其中。山水显现出明亮的本色,静水中浊烟也渐渐散去。年轻时曾在华省任职,如今再来已是白头苍苍。幸运的是依旧在群玉府中,尽管走到人生的尽头,仍有希望到达涟漪的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晦庵,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古体诗,作品中常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刘禹锡的作品风格清新、直白,具有强烈的个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诗人身为学士,在集贤院任职,正值早秋,内心感慨万千,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也有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刘禹锡的《早秋集贤院即事》是一首描绘秋景的诗,同时也是对人生的感慨。诗的开头即是对时节的描绘,金数已三伏,火星正西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凉的秋日气氛,既有自然景色的展现,也隐含着时间的流逝。接着,诗人通过树含秋露和阁倚碧天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恬静而深邃的心境,仿佛置身于自然与艺术的交融之中。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由外在的景色转向内心的感受。灰琯应新律,铜壶添夜筹,诗人用乐器与夜晚的象征,表达了对音乐与时间的思索。商飙从朔塞,爽气入神州,则带出了一种季节的变换和自然的清新,提醒人们要珍惜这一刻的宁静。
接下来,蕙草香书殿,愧花点御沟,展示了诗人对学术环境的热爱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已届白头的自省。最后几句,早岁忝华省,再来成白头,幸依群玉府,末路尚瀛洲则是对人生态度的总结。诗人虽然年纪已大,但仍怀有理想和追求,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整首诗在语句的对仗和意象的运用上都颇具匠心,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刘禹锡特有的诗意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人生理想的深刻思考。刘禹锡在感慨自身经历的同时,借景抒情,传达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火星”指的是哪个方向的星星?
A. 东方
B. 西方
C. 南方
D. 北方
“树含秋露晓”中“秋露”象征着什么?
A. 夏天的炎热
B. 清新的早晨
C. 冬天的寒冷
D. 春天的花开
诗中提到的“铜壶”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美
D. 官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