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4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40:46
杨柳低垂处,茅檐四五家。
烟迷村坞树,霞灿蓼汀花。
恍入桃源路,哪知都市华。
此间堪避世,何用觅丹砂。
在低垂的杨柳旁,有四五家茅草屋。
烟雾弥漫在村庄和树木之间,霞光照耀着岸边的蓼花。
仿佛走入了桃花源,哪里知道城市的繁华。
这里正适合躲避世俗,何必去寻找长生不老的仙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汝赓(1885-1942),字道明,号白溪,近代诗人。他在诗歌中常融入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作品多反映了对社会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时期,作者追求宁静和理想的生活,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厌倦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乡村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美。开篇以“杨柳低垂”引入,营造了一种柔和的氛围,接着描绘了“茅檐四五家”的乡村居所,透出一种淳朴的生活气息。接下来的“烟迷村坞树,霞灿蓼汀花”,则通过烟雾和霞光的映衬,增强了自然美的诗意。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内心的感受,诗人自问“哪知都市华”,思考与世俗繁华的关系,表达了对都市生活的疏离感。最后以“此间堪避世,何用觅丹砂”结束,意在强调在这片自然环境中,诗人找到了避世的理想,而不再渴求虚幻的长生不老药,体现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讽刺了都市的繁华与浮华,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
A. 繁华的城市
B. 宁静的乡村
C. 荒凉的沙漠
D. 现代化的城镇
诗人对都市生活的态度是?
A. 向往
B. 疏离
C. 赞美
D. 中立
“桃源”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繁华
B. 理想生活
C. 现实
D.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