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感山十咏·慈航

《感山十咏·慈航》

时间: 2025-05-06 20:19:45

诗句

佛手撑慈航,尚欲济我人。

寄语作舟者,江涛渺无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19:45

原文展示:

佛手撑慈航,尚欲济我人。
寄语作舟者,江涛渺无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佛手撑起慈悲的船只,依然想要拯救我等众生。特意向那些驾船的人寄予一言,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根本找不到渡口。

注释:

  • 佛手: 指的是佛教中象征慈悲的手,借用来形容慈航。
  • 慈航: 这里指的是慈悲的航行,象征着佛教的慈悲理念。
  • 济我人: 指的是帮助我等众生,表达对众生的关怀。
  • 寄语: 寄托言语,表达期望或劝告。
  • 舟者: 指的是划船的人,象征着在生活中努力拼搏的人。
  • 江涛渺无津: 意思是江水波涛汹涌,难以找到渡口,象征着人生的艰难和困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字子贞,号西江,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常以表达对人生、自然和佛理的感悟而知名。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不确定的历史时期,可能是在个人经历了人生的艰难、困扰后,借用佛教思想来表达内心的寄托和对众生的关心。

诗歌鉴赏:

《感山十咏·慈航》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诗人在短短的四句中,深刻地反映了佛教的慈悲思想和对人生困境的思考。开头的“佛手撑慈航”,以佛的形象作为支撑,象征着慈悲的力量,表现出一种超然的追求与希望。而“尚欲济我人”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慈悲不仅仅是抽象的,它还渗透到对众生的关怀与救助之中。

紧接着,“寄语作舟者”,诗人向那些努力在生活中挣扎的人们发出寄语,表达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共情。这里的“舟者”是一个生动的意象,象征着在波涛汹涌的生活中,仍然在努力寻找出路的人。最后一句“江涛渺无津”则具象化地描绘了人生的困境,强调了在生活的洪流中,许多人或许难以找到安全的渡口,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悲凉。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与深邃的意境,成功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众生的关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哲理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佛手撑慈航: 形象地描绘出佛教的慈悲,象征着拯救的力量。
    2. 尚欲济我人: 表达对众生的关心与愿望,显示出诗人的慈悲心。
    3. 寄语作舟者: 向在生活中努力奋斗的人们寄予希望与鼓励。
    4. 江涛渺无津: 描绘生活的艰难与不易,象征着人生旅途的困境。
  • 修辞手法:

    • 比喻: “佛手”比喻佛教的慈悲。
    • 拟人:“舟者”赋予人性,体现奋斗与努力。
    • 对仗: 诗句结构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众生的关爱与拯救,表达了佛教慈悲的理念。

意象分析:

  • 佛手: 象征佛教的慈悲与拯救。
  • 慈航: 代表慈爱的旅程,意喻人生的艰辛。
  • 舟者: 代表在生活中努力拼搏的人们。
  • 江涛: 象征人生的波折与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佛手”象征什么? A. 权力
    B. 慈悲
    C. 智慧

  2. “江涛渺无津”的意思是? A. 很容易找到渡口
    B. 波涛汹涌,难以找到渡口
    C. 渡口在前

  3.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写
    B. 对人生困境的思考与关怀
    C. 对历史的回顾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心经》: 体现了佛教的哲理与慈悲。
  • 《登高》: 王之涣的诗作,表现了对人生艰难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姚勉的《慈航》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强调慈悲与共情,而后者则更多展现豪情与放纵。两者在情感基调、意象使用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佛教文化与文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竹枕 和刘仲廉新年春望二首 咏雪 清明 江行书事 咏雪 和张仲山寄酒 僧有悟策者见予於珞碛江上诵程子山孙季辰李 出郊题瀼东人家屋壁 云安下岩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爻字旁的字 胆战心慌 赴死如归 車字旁的字 绵羊 传柄移藉 一字旁的字 墨鸭 折冲御侮 口字旁的字 尽多 舌字旁的字 之子于归 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死诸葛走生仲达 目牛无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