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1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12:42
年增血气减,药密饮食稀。
气象不堪说,头颅从可知。
忽作少年梦,娇痴逐儿嬉。
觉来一惘然,形骸乃尔衰。
梦中观河见,只是三岁时。
方悟梦良是,却疑觉为非。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血气逐渐减少,药物越来越多,饮食却变得稀少。
气色不堪入目,头发也显得稀疏。
忽然做了一个年轻时的梦,像个孩子一样天真无邪、嬉戏玩耍。
醒来后感到一阵惆怅,身体的形态竟已如此衰败。
梦中看到的河流,竟是我三岁时的情景。
这才明白梦中之美好,但又怀疑这样的觉醒是否真实。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仲淹,号雪庵,南宋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
创作背景: 《梦觉作》创作于晚年,诗人在经历岁月的洗礼后,常常思考生命的意义和时光的流逝,此诗正是其内心感受的真实写照。
《梦觉作》以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深刻揭示了人到中老年时对青春的怀念与失落。诗中开篇以身体的变化引入,描绘了随着年华流逝,生理上的衰退和心理上的惆怅。作者通过“药密饮食稀”表达了对健康的关注,反映出他对年轻时生龙活虎的渴望。
在梦中重温少年时的快乐,既是对记忆的追溯,也是对现实的无奈。在梦中嬉戏的场景,恰与醒来后的惘然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失落感。特别是“觉来一惘然,形骸乃尔衰”一句,既是对身体衰老的自省,也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两句更是将梦与现实的界限模糊化,梦中的河流竟是三岁时的情景,仿佛在提醒作者,虽然现实充满衰老,但在记忆中,青春依然存在。这种对于时间、生命的深刻反思,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梦与现实的交错,反映了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时间的无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年增血气减”反映了什么?
诗人梦中追忆的是什么时期的情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范成大的《梦觉作》和李白的《将进酒》都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前者更侧重于对衰老的自省,后者则强调了及时行乐的重要性。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