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浪淘沙

《浪淘沙》

时间: 2025-05-07 23:42:03

诗句

归意逐飞鸿。

点点书空。

爱渠南去晓烟中。

不似老人尘土里,一似痴聋。

庭院晚来风。

还过秋容。

旧时与客绕珍丛。

有酒不曾无客醉,欢与秋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2:03

原文展示:

浪淘沙
作者: 曹勋 〔宋代〕
归意逐飞鸿。点点书空。
爱渠南去晓烟中。
不似老人尘土里,一似痴聋。
庭院晚来风。还过秋容。
旧时与客绕珍丛。
有酒不曾无客醉,欢与秋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归乡的思念,像飞鸿一样随风而去,留下点滴书信在空中。喜爱那南去的晨雾,似乎与老人的尘世无关,反而像个痴傻的孩子。庭院里晚风渐起,秋天的景色也随之而来。旧时与朋友们在珍贵的花丛中游玩,饮酒作乐,欢声笑语似乎从未间断,愉悦的气氛与秋天的浓烈交融在一起。

注释:

字词注释:

  • 逐:追逐。
  • 飞鸿:指归雁,象征归乡的心情。
  • 书空:指留在空中的文字,意指思念之情。
  • 晓烟:清晨的烟雾。
  • 尘土:世俗的琐事。
  • 痴聋:形容一种无所顾忌的状态。
  • 珍丛:珍贵的花丛。

典故解析:
本词借用“飞鸿”来象征归家的情感,飞鸿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以表现游子思乡之情。词中提到的“老人尘土”可能指代沉迷于世俗的老年人,与作者追求的洒脱心态形成鲜明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清丽自然著称。其词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浪淘沙》创作于宋代,社会经济繁荣,但士人对归隐、对自然的向往也日益强烈。词的创作体现了这种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浪淘沙》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归家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热爱。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飞鸿象征的游子思乡,也有晨雾、秋风等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欢愉交织的氛围。

词的开头“归意逐飞鸿”,便将读者带入了诗人那追逐归乡的情感中,飞鸿象征着游子的归期,点点书空则暗示了书信的孤独与思念。接下来的“爱渠南去晓烟中”,则表现了对南方温暖晨光和宁静生活的向往,流露出一种对岁月静好的渴望。

词中“庭院晚来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秋天的到来,转而引入对好友的回忆:“旧时与客绕珍丛”,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虽有时光流逝,却依旧能感受到那份温暖与欢愉。

整首词情感真挚,形式上则显得灵动洒脱,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曹勋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归意逐飞鸿”:归家的心情如同飞鸿追逐,急切而充满渴望。
  • “点点书空”:思念之情在空中若隐若现,形象而生动。
  • “爱渠南去晓烟中”:对南方早晨的喜爱,展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不似老人尘土里,一似痴聋”:与世俗的老年人形成对比,表现出对纯真状态的追求。
  • “庭院晚来风”:描绘了晚秋的宁静,带来一丝清凉。
  • “还过秋容”:秋天的景色如人般温柔。
  • “旧时与客绕珍丛”:追忆与朋友一起游玩时的快乐。
  • “有酒不曾无客醉,欢与秋浓”:强调盛宴中的欢乐,酒与友的陪伴让生活充满色彩。

修辞手法:
词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归意逐飞鸿”比喻归家的心情,赋予了飞鸿以情感,使其更具表现力;“庭院晚来风”则通过拟人手法,展现了秋风的温柔。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归乡的思念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鸿:象征归乡与思念,代表游子的情感。
  • 晓烟:清晨的雾气,象征希望与新生。
  • 秋风:带来凉意,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迁。
  • 珍丛:象征人与人之间的珍贵情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飞鸿”象征什么?

    • A. 归乡的心情
    • B. 旅行的愿望
    • C. 自由的生活
  2. 词中提到的“晓烟”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对时间的流逝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友人的思念
  3. “有酒不曾无客醉”这句体现了什么情感?

    • A. 孤独
    • B. 欢乐
    • C. 忧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声声慢》:同样表现了对往昔的思念与情感的抒发。
  •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友人的珍视。

诗词对比:
曹勋的《浪淘沙》与李白的《将进酒》均涉及饮酒作乐的主题,但曹勋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人生短暂的感慨。两者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词学研究》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词人的风格及其作品的文化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旅情 赠王道士 送张諲之睦州 书实上人房(一作送晏上人,一作寄林禅师) 京口赠崔固 题昼公院(一作四明兰若赠寂禅师) 玉芝观王道士(一作章道士房) 城中秋作 哭闲霄上人 寻北冈韩处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見字旁的字 案牍劳形 丁开头的成语 血字旁的字 肥大 羽字旁的字 五短三粗 衣字旁的字 三蛇九鼠 薄祚寒门 孤鸾舞镜 剪刘 方头不劣 包含张的成语 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龙凤茶 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阜字旁的字 包含丘的词语有哪些 争多论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