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0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02:15
梅郎绛节朝王台,
朝游五城暮九垓。
遗民香火答遗爱,
何年祠屋荒苍苔。
剑津诗客子张子,
住持仙坛判山水。
上书台斗大居士,
作缘冰漕皇华使。
二台并檄孔家兄,
经始新祠不日成。
西山南浦作贺宾,
野梅官柳俱欢声。
梅郎身披绛色的官服,在早晨游历王台;
早上游览了五座城市,晚上则回到九垓山。
遗民们的香火祭奠着先人的恩德,
不知多少年后,祠堂已被荒草和苍苔覆盖。
剑津的诗人张子,
在仙坛上主持着山水。
他向台上大士写信,
作为冰漕的使者,托付于皇华。
两台并行,发给孔家的兄弟,
重建的新祠堂不久就要完成。
西山南浦的宾客前来祝贺,
野梅与官柳都传来欢快的声音。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宋代著名诗人,字廷秀,号宕溪,江西人。他以自然诗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及人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昌官寺重新修建子真祠堂之际。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和对新祠堂落成的祝贺,反映了社会对文化传统和历史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对文化传承的敬仰。开篇以“梅郎绛节”引入,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身着官服的文人形象,接着通过游历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行游的自由与愉悦。诗中提到的“遗民香火”是对先祖的追思,表达了对历史的敬重与追忆之情。苍苔覆盖的祠堂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
中间部分描绘了张子作为诗客的身份,强调了文人与自然的联结,诗人在此不仅仅是在描绘外在的景色,更是在探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关系。最后,诗人以“西山南浦作贺宾”结束,展现出一种团聚与庆贺的场景,给人以希望与美好未来的畅想。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与感慨,也有对新生事物的期待与祝福,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艺术氛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先人的追思与对新生事物的期待,展现了文化的传承与人文情怀。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同时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未来的祝福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梅郎”指的是:
A. 官员
B. 诗人
C. 商人
D. 农民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遗民香火”是指对__的祭奠。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未来的期待。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