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木兰花令 其三 初夏即事

《木兰花令 其三 初夏即事》

时间: 2025-07-30 04:23:16

诗句

花落知经夜来雨。

晓起清阴生绿树。

风和门外马嘶时,日暖楼前沽酒处。

紫燕双双梁畔语。

似把流年向人数。

羞将勋业对青铜,闲看浮云自来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4:23:16

原文展示:

木兰花令 其三 初夏即事
——夏言 〔明代〕

花落知经夜来雨。晓起清阴生绿树。
风和门外马嘶时,日暖楼前沽酒处。
紫燕双双梁畔语。似把流年向人数。
羞将勋业对青铜,闲看浮云自来去。

白话文翻译:

花瓣落下,知道是昨夜的雨来过。清晨醒来,树木在阴影中生长得愈加葱茏。
微风拂动,门外传来马儿的嘶鸣声,阳光明媚,正好在楼前饮酒的地方。
紫燕在屋檐上双双低语,似乎在向我诉说流逝的时光。
我羞于用自己的功业去与青铜器相比,惬意地看着浮云自由地来去。

注释:

  • 花落:花瓣凋落,暗示时间流逝。
  • 晓起:清晨醒来。
  • 清阴:清晨的阴影,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
  • 风和:微风轻柔。
  • 马嘶:马的叫声,增加了生活气息。
  • 沽酒处:喝酒的地方。
  • 紫燕:紫色的燕子,象征春夏时节的到来。
  • 流年:时间的流逝。
  • 勋业:功业,成就。
  • 青铜:通常指青铜器,这里用来比喻功名利禄。

典故解析:

“羞将勋业对青铜”中的“青铜”指古代的青铜器,常用来象征历史、成就和荣华富贵。诗人自谦不愿与之相比,反映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夏言,明代诗人,字仲明,号阮山,因其清新高洁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表现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初夏,夏言以自然景物为引子,抒发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正值初夏,万物复苏,诗人借助自然之美,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木兰花令 其三 初夏即事》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哲理的词作。诗中通过描写初夏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开头“花落知经夜来雨”,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清晨起床,看到绿树成荫,表现出一种清新、愉悦的心境。

“风和门外马嘶时,日暖楼前沽酒处”,描绘了一个温暖而惬意的场景,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气息。紫燕双双在梁间低语,似乎在诉说着流年似水的无奈,进一步引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最后两句“羞将勋业对青铜,闲看浮云自来去”,诗人以自谦的姿态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反而更喜欢看那浮云的自由变幻,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首词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花落知经夜来雨”:花瓣落下,说明昨夜下过雨,表现出细腻的观察力。
    • “晓起清阴生绿树”:清晨醒来,树木在阴影中愈加茂盛,展现出生命的蓬勃。
    • “风和门外马嘶时”:微风拂面,门外马儿的叫声,营造出一种生动的乡村气息。
    • “日暖楼前沽酒处”:阳光明媚,正好在楼前喝酒,体现出一种惬意的生活状态。
    • “紫燕双双梁畔语”:紫燕在屋檐上低语,暗示着春夏交替的时光。
    • “似把流年向人数”:燕子似乎在诉说流逝的时间,表现出对时间的感慨。
    • “羞将勋业对青铜”:不愿与历史成就相提并论,表现出谦逊的态度。
    • “闲看浮云自来去”:悠闲地看着浮云的变幻,传达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喻为流年。
    • 拟人:紫燕“语”使得燕子似乎有了人的情感。
    • 对仗:“花落知经夜来雨”与“晓起清阴生绿树”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着青春与美好,却也暗示着时间的易逝。
  • 绿树:代表生命的蓬勃与活力。
  • 马嘶:生活的气息与人与自然的和谐。
  • 紫燕:春夏的标志,传达出温暖与生机。
  • 浮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花落知经夜来雨”所传达的意境是什么?

    • A. 自然的变化
    • B. 对时间的感慨
    • C. 诗人的情感
    • D. 以上皆是
  2. 诗中的“羞将勋业对青铜”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 A. 骄傲
    • B. 自谦
    • C. 忧虑
    • D. 不屑
  3. 诗中提到的“紫燕”具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时间的流逝
    • B. 春夏的到来
    • C. 生命的短暂
    • D. 人际关系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定风波》
  • 李清照《如梦令》
  • 柳永《雨霖铃》

诗词对比

  • 苏轼《定风波》与夏言的《木兰花令》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苏轼的词更为奔放,夏言则更为细腻、内敛。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夏言全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上虞县信芳堂 题泉州王梅溪先生祠堂徐竹隐直院谓梅溪古之 题清江台 题梅岭云封四绝 题黄州谢深道国正山庵 题处士黄公山居 题陈景明梅庐 题陈景明梅庐 题蔡中卿青在堂二首 提刑彭仲节平叛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子字旁的字 治阿之宰 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有终 涵今茹古 豪迈不羁 鹵字旁的字 毋忝厥职 包含辨的词语有哪些 窃窃偶语 歧路他乡 川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微言大指 凵字底的字 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讲肄 岩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