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0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05:27
木兰花令 题黄太夫人影写傅干注坡词,借用坡仙次欧公西湖韵
——龙榆生
文章喜见波澜阔。玉笛临风还自咽。
暮云春树翠千重,渭北江东红一抹。
间关几处流莺滑。溜到圆时惊二八。
悲欢离合总寻常,信得清如天上月。
这篇文章让我很高兴,仿佛看见波澜壮阔的景象。玉笛在风中轻声哀鸣。
暮色中的云彩与春天的树木层层叠叠,渭河以北和江东仅有一抹红色。
在那几处悠然自得的地方,黄莺在流畅地歌唱。它们在圆月之时飞快地滑过,惊动了二八少女。
悲欢离合的事情总是寻常,真让人感到清澈如同天上的明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龙榆生(1894-1969),字梦阮,号梅溪,江苏人。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学者,致力于古典诗词的研究与创作,风格独特,常借古抒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近代,背景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人世间情感变化的理解。
本诗以自然景象入手,描绘了一个宽广而富有层次的景象,令人联想到诗人对于生命的深刻理解。开头的“文章喜见波澜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对生活的热爱。通过“玉笛临风还自咽”,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那一缕哀愁与思念,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回忆。
诗中对暮云与春树的描绘充分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暮色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特别是“渭北江东红一抹”,用色彩的变化表现了自然的变迁。接下来的“流莺滑”更是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轻盈与自由,给人以美好的遐想。
“悲欢离合总寻常”一句,传达了人生的常态,生离死别、聚散离合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信得清如天上月”则将这些情感归结为一种清澈的理解与接受。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达到了深刻与细腻的结合,既有个人的情感寄托,又有对生命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描写与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理解与接受,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波澜阔”形容什么?
A. 心情
B. 景象
C. 文章
“玉笛临风还自咽”的意思是什么?
A. 笛声悦耳
B. 笛声哀伤
C. 笛声嘹亮
诗中提到的“二八”指的是:
A. 男性
B. 年轻女子
C. 老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