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木兰花令 乙巳清明前四日口占,寄邱生豫凡马尼拉

《木兰花令 乙巳清明前四日口占,寄邱生豫凡马尼拉》

时间: 2025-05-07 23:42:52

诗句

东风著意来无际。

喜见阳春回大地。

千重花柳欲迷人,万古江山争吐气。

繁霜过后遥峰翠。

冉冉朝霞迎面起。

天涯客子早归来,沅芷澧兰咸自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2:52

原文展示

《木兰花令 乙巳清明前四日口占,寄邱生豫凡马尼拉》
作者:龙榆生

东风著意来无际。
喜见阳春回大地。
千重花柳欲迷人,
万古江山争吐气。
繁霜过后遥峰翠。
冉冉朝霞迎面起。
天涯客子早归来,
沅芷澧兰咸自媚。

白话文翻译

东风用心地吹来,毫无边际。
我高兴地看到春天回到了大地。
千重花柳令人迷醉,
万古江山争相展现生机。
经历霜冻后的遥远山峰显得翠绿。
朝霞渐渐升起,迎面而来。
远方的游子该早早回家了,
沅江的芷兰和澧水的兰花各自妩媚。

注释

字词注释

  • 东风:春风,象征温暖的春天。
  • 著意:用心,专注于某种情感或状态。
  • 千重花柳:形容花草繁盛,令人陶醉的景象。
  • 万古江山:千百年来的山河,象征历史的悠久。
  • 繁霜:经过霜冻,暗示冬季的结束。
  • 冉冉:形容缓慢上升的样子,常用于描绘朝霞。
  • 沅芷澧兰:沅江和澧水的兰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诗意。

典故解析

  • 沅芷澧兰:出自《楚辞》,象征优美的自然环境和高洁的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龙榆生(1897-1969),字汝舟,号榆生,现代诗人、作家。生于湖南,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参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诗歌的创新与现代化。他的诗作风格多变,对传统诗词有深刻的理解,常融入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明前四天,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悦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清明时节,游子们思乡的情感尤为浓烈,诗中寄托了对亲友的问候和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木兰花令》以春天的气息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东风著意来无际”,即刻将读者带入了春天的氛围,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带来了万物复苏的生机。接下来的“喜见阳春回大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欢快。

“千重花柳欲迷人,万古江山争吐气”,在这里,诗人以花柳的繁盛和江山的雄伟,传达了自然的美丽与历史的厚重。这样的对比,既凸显了自然的变化之美,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

后半部分的“繁霜过后遥峰翠”,则展现了春天带来的新生与希望,山峰在经历了冬季的寒霜后,焕发出新的生机,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不息。最后两句“天涯客子早归来,沅芷澧兰咸自媚”,不仅表达了对游子归来的期待,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对故乡的深情。

整首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层次,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风著意来无际:春风吹拂,意在传递春天的温暖与气息。
  2. 喜见阳春回大地:春天来临,万物复苏,令人欢喜。
  3. 千重花柳欲迷人:花草繁茂,令人陶醉,展现春天的美丽。
  4. 万古江山争吐气:历史悠久的江山在春天的气息中焕发活力。
  5. 繁霜过后遥峰翠:经历寒霜的山峰在春天显得更加翠绿。
  6. 冉冉朝霞迎面起:晨曦缓缓升起,象征着新的开始。
  7. 天涯客子早归来:远方的游子应早日归来,表达思乡之情。
  8. 沅芷澧兰咸自媚:故乡的花草在春日中各自展现迷人的风采。

修辞手法

  • 拟人:春风、朝霞被赋予情感和动作,使自然界更具生命力。
  • 对仗:如“千重花柳”和“万古江山”,形成和谐美感。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春天的象征,带来希望与生机。
  • 花柳:春天的美景,象征着繁荣与生机。
  • 江山:历史的象征,代表着文化与传统。
  • 山峰:自然的伟大,象征着坚韧与不屈。
  • 朝霞:新的开始与希望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对爱情的思考
    • C. 对历史的回顾
    • D. 对生命的感悟
  2. 诗中提到的“沅芷澧兰”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动物
    • B. 一种花
    • C. 一种水
    • D. 一种山
  3. 诗人通过“千重花柳欲迷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喜悦
    • C. 愤怒
    • D. 忧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春望》 - 杜甫
  2. 《清明》 - 杜牧
  3. 《春夜喜雨》 -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体现了战争带来的忧愁,与龙榆生的诗相比,情感更加沉重。
  • 《清明》: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习俗,表达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主题更偏向于哀伤,与《木兰花令》的欢愉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龙榆生诗文集》
  2. 《近现代诗词研究》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秋夜书事 秋日即事 清明 清富轩 蒲团 彭山道中 偶成 南至即事 牟元礼挽章 梅林分韵得梅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春秋笔法 首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寡廉鲜耻 忧国恤民 日字旁的字 枝党 通元识微 现开头的成语 驿寄梅花 知契 撰碑 老蚌生珠 草字头的字 澄清天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